关于著底明的诗词(130首)

61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连庠

大江西来绕重城,忧如来花匹练萦。
左山右阜若开避,曾是岘首当头横。
江湍冲山山不动,滔滔雪浪东南倾。
溃然巨势压汉境,万楚不得专雄名。

62 《金山寺》 明·梦堂噩公

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
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63 《长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吴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佣书。
已伤飒飒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华耀日,难依桃李之荣;乱叶吟风,空逐梗萍之困。
睹兹衰草,倍触羁怀。

64 《忆昔行送李成这徵君》 宋·程公许

忆昔与郡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
万言人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
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65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药糜。
青阳动新晴,兀兀厌坐驰。
静闻箫鼓闹,翠幰行春堤。
柔风吹帘旌,杲日浮屏缇。

66 《题东山玩月图》 宋·黄庚

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邻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

67 《送慧禅人往上江糴麻米》 宋·释正觉

云门糊饼赵州茶,里许明明著得些。
公案见成知味底,一千二百衲僧家。

68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唐·韩翃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
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

69 《李花赠张十一署(或作李有花)》 唐·韩愈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70 《春六十韵》 唐·元稹

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
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

71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唐·李商隐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
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
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
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

72 《嘲飞卿七首》 唐·段成式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
醉袂几侵鱼子缬,飘缨长罥凤凰钗。
知君欲作闲情赋,应愿将身作锦鞋。

73 《诗品二十四则·精神》 唐·司空图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池台。
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74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
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纪游写景愉悦

75 《子夜歌十八首》 唐·晁采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
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76 《寄飞卿》 唐·鱼玄机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77 《河传》 宋·吕渭老

斜红照水。
似晴空万里。
明霞相倚。
逐伴笑歌,小立绿槐阴里。
诮没些、春气味。
纷纷觑著闲桃李。
浅浅深深,不满游人意。
幽艳一枝,向晚重帘深闭。
是青君、爱惜底。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婉约伤春离别怀人

78 《永龙吟(洞天)》 宋·史浩

翠空缥缈虚无,算唯海上蓬瀛好。
琼瑶宫阙。
蕊珠台榭,玲珑缭绕。
弱水沈冥,瑞云遮隔,几人曾到。

79 《水调歌头》 宋·程大昌

尝思之,苕霅水清可鉴,邑屋之影入焉。
而甍栋丹垩,悉能透现本象,有如水玉。
故善为言者,得以裒撮其美而曰:此其宫盖水晶为之,如骚人之谓宝阙珠宫,下其类也。
则岂容一地独擅此名也。

纪游写景抒情闲适

80 《南歌子》 宋·程大昌

才出沧溟底,旋明紫岫腰。
玉光漫漫涌层潮。
上有乘流海贾、卧吹箫。
更上云台望,翻牵旅思遥。
我生何许著箪瓢。
却向天涯起舞、影萧萧。

* 关于著底明的诗词 描写著底明的诗词 带有著底明的诗词 包含著底明的古诗词(1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