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遗的诗词(399首)

21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 唐·李咸用

寻常濡翰次,恨不到端溪。
得自新知己,如逢旧解携。
玩馀轻照乘,谢欲等悬黎。
静对胜凡客,闲窥忆好题。

景点抒情

22 《贺左省新除韦拾遗》 唐·郑谷

初升谏署是真仙,浪透桃花恰五年。
垂白郎官居座末,著绯人吏立阶前。
百寮班列趋丹陛,两掖风清上碧天。
从此追飞何处去,金鸾殿与玉堂连。

23 《和遗绡女子》 宋·张资

香来著吾怀,先想织织手。
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

24 《读金元诸公遗集各赋一章凡五首》 明·何允泓

沧海横流著此身,中原天日照累臣。
明昌大定三生梦,钦叔希颜一代人。
野史亭中遗汗简,读书山下起埃尘。
幽兰灰烬今何在,千载空余老角巾。
¤

25 《欧阳晦夫遗接?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宋·苏轼

携儿过岭今七年,晚途更著黎衣冠。
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
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
见君合浦如梦寐,挽须握手俱汍澜。

26 《自遗》 宋·陆游

踽踽人间未死身,乡闾共敬六朝民。
睡无由著缘多感,醉不能成坐一贫。
幽屏最憎虫吊夜,狂吟略似鸟鸣春。
也知世俗谁知我,犹待君王猎渭滨。

27 《跋袁起岩所藏後湖帖并遗像一轴,诗中语皆檃》 宋·杨万里

先生向来落异县,故人十载不相闻。
归来不但荒三迳,点检松菊无一存。
褁轮回璧岂不好,朝廷礼数优遗老。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

28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宋·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
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
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
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

29 《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宋·范仲淹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玄乡。
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
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
月中灵桂老,春外实芝芳。

30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 元·元好问

玉嫩红娇。
□花如月,斜袅金翘。
楚女腰肢,小乔风韵,难比妖娆。
当年约住蓝桥。

31 《好事近 冬夜有怀 以上强村丛书本遗山乐府卷》 元·元好问

梦里十年心,情味梦回犹恶。
枕上数行清泪,被惊乌啼落。
西窗瓶水夜深寒,梅花瘦如削。
只有一枝春在,问东君留著。

32 《尝正仲所遗拨醅》 宋·梅尧臣

屈原自著渔父篇,餔糟不及渔父贤。
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阮籍于今传。
迩来独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谪仙。
谪仙殁後几百年,市楼日沽千万钱。

33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宋·梅尧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
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
舫舟又渔缚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
从官执笔言成辛,书在鼓腰镌刻臧。

34 《哭同年罗著作》 宋·王禹偁

一枝丹桂谩成名,一片绯衫未是荣。
赖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

35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宋·刘克庄

禁中宣召佯狂李,度外蒐罗不第蕡。
先帝英明亲擢汝,孤臣老死敢忘君。
坏麻讵忍加城罪,庭著居常读轼文。
纵使天光留只眼,此生无复望尧云。

36 《题张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宋·刘克庄

白头召寘石渠中,将析微言合异同。
灵寿不扶汉庭上,儒衣空立鲁门东。
谁云丞相知殷侑,漫费君王遣所忠。
犹觉暮年有遗恨,书成未及质文公。

37 《遗编》 宋·刘克庄

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38 《太守宋监丞新三先生祠刊二刘遗文以二诗纪实》 宋·刘克庄

俱事重华著直声,百年藏藁未流行。
世评谏疏如刘向,公读遗书感乐生。
里有襄阳耆旧传,史无齐鲁大臣名。
孤孙白首荒家学,甘作滕民负耒耕。

39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宋·苏辙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过,不顾车击毂。
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侪畏锋锐,兄弟更驰逐。

40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宋·苏辙

共居天地间,大类一间屋。
推排出高下,何异车转毂。
死生本昼夜,祸福固倚伏。
谁令尘垢昏,浪与纷华逐。

* 关于著遗的诗词 描写著遗的诗词 带有著遗的诗词 包含著遗的古诗词(3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