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蘸影的诗词(58首)

21 《卜算子》 宋·葛长庚

古寺枕空山,楼上昏钟静。
饥鼠偷灯尾蘸油,悄悄无人影。
长剑匣中鸣,今古深思省。
此夕行藏独倚楼,风雨凄凄冷。

22 《双瑞莲》 宋·赵以夫

千机云锦里。
看并蒂新房,骈头芳蕊。
清标艳态,两两翠裳霞袂。
似是商量心事。

23 《贺新郎(为德清赵令君赋小垂虹)》 宋·吴文英

浪影龟纹皱。
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
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
漫几度、吴船回首。

追忆抒怀壮志难酬

24 《梦芙蓉(赵昌芙容图,梅津所藏)》 宋·吴文英

西风摇步绮。
记长堤骤过,紫骝十里。
断桥南岸,人在晚霞外。
锦温花共醉。

婉约惜别

25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宋·陈允平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最堪避暑。
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
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婉约咏史怀古写景忧思

26 《柳梢青(和逃禅四首)》 宋·陈允平

藓迹苔痕。
香浮砚席,影蘸吟尊。
雪正商量,同云淡淡,微月昏昏。
孤山往事谁论。
但招得、逋仙断魂。
客里相逢。
数枝驿路,千树江村。

27 《南浦(春水)》 宋·王沂孙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
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谷纹初遍。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
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28 《南浦(前题)》 宋·王沂孙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
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
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
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

29 《莺啼序(吴江长桥)》 宋·黄公绍

银云卷晴缥渺,卧长龙一带。
柳丝蘸、几族柔烟,两市帘栋如画。
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
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

30 《满庭霜(墨梅)》 宋·周纯

脂泽休施,铅华不御,自然林下真风。
欲窥馀韵,何处问仙踪。
路压横桥夜雪,看暗淡、残月朦胧。
无言处,丹青莫拟,谁寄染毫工。

31 《江神子》 宋·郭仲宣

腊寒犹重见年芳。
为花忙。
倚粹编卷七改雕墙。
准拟巡檐,一笑但清狂。

32 《阮郎归》 宋·翁孟寅

月高楼外柳花明。
单衣怯露零。
小桥灯影落残星。
寒烟蘸水萍。
歌袖窄,舞鬟轻。
梨花梦满城。
落红啼鸟两无情。
春愁添晓酲。

33 《踏莎行》 宋·陈璧

江阔天低,楼高思迥。
春烟蘸淡如秋景。
今年芳草去年愁,分明又报明年信。
燕子还来,归期未定。
可堪醉梦红尘境。
世间万事尽消磨,水流不尽青山影。

宋词三百首写景抒怀

34 《诉衷情》 宋·郑楷

酒旗摇曳柳花天。
莺语软於棉。
碎绿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
奁玉燕,套金蝉。
负华年。
试问归期,是酴醿后,是牡丹前。

35 《平韵满江红(题宜春台)》 宋·李琳

碧蘸江山,鹤唳晓、云献画屏。
瑶宫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
龙背神瓢飞旱雨,虹光花石转阴晴。
蔼画香、飞雾福苍生,千古灵。

36 《鹧鸪天·赏荷》 宋·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婉约咏物荷花寓人

37 《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柳树

38 《柳含烟·御沟柳》 唐·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
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
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柳树

39 《桃花行》 清·曹雪芹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40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 关于蘸影的诗词 描写蘸影的诗词 带有蘸影的诗词 包含蘸影的古诗词(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