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竹的诗词(543首)

21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22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23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唐·钱起

孤客倦夜坐,闻猿乘早发。
背溪已斜汉,登栈尚残月。
重峰转森爽,幽步更超越。
云木耸鹤巢,风萝扫虎穴。
人群徒自远,世役终难歇。
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
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24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唐·刘商

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
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
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

追忆抒怀愤懑

25 《山竹枝(自化感寺携来,至清源,投之辋川耳)》 唐·元稹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
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
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
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

26 《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唐·皮日休

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
分明似对天台洞,应厌顽仙不肯迷。
绝壑只怜白羽傲,穷溪唯觉锦鳞痴。
更深尚有通樵处,或是秦人未可知。
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
船头系个松根上,欲待逢仙不拟归。

27 《题东林寺虎掊泉》 唐·周繇

胜致通幽感,灵泉有虎掊。
爪抬山脉断,掌托石心拗。
竹蔼疑相近,松阴盖亦交。
转令栖遁者,真境逾难抛。

28 《绵竹山四十韵》 唐·吴融

绵竹东西隅,千峰势相属。
崚嶒压东巴,连延罗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钻箭簇。
引者蛾眉弯,敛者鸢肩缩。

29 《虎丘记》 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辞赋精选纪游山水散文

30 《夏日燕黉堂(和竹涧韵寿匝峰使君)》 宋·赵必{王象}

赤城中。
奏鹤笙一曲,玉佩丁东。
浦节后七日,宴翠阆琼宫。
年年王母来称寿,醉蟠桃、几度东风。

31 《水调歌头(送竹隐知郢州)》 宋·戴复古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
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
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
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

女子伤春怀人

32 《竹枝词》 明·袁宏道

雪里山茶取次红,白头孀妇哭青风。
自从貂虎横行后,十室金钱九室空。

33 《千秋岁 寿程竹逸七十》 元·朱思本

虎溪清旭。
瑞气生华屋。
无量寿,如川福。
簪缨门阀好,诗礼家声肃。

34 《游虎丘》 宋·蒋孝言

秀色回环眼倍明,醒余洒面竹风清。
快哉气且吞云梦,便欲飘然上玉京。

35 《游虎丘》 宋·林拱中

我来一榻羡危亭,倦步支颐竹杖轻。
僧听钟声归寺急,鸦争林宿压枝鸣。
禅机击拨如锋起,尘袂驱除似水清。
风定夜虚声转寂,杯茶精舍一灯明。

36 《虎跑泉》 宋·钱嵊

虎攫灵泉发地根,传疑传信事难分。
深涵月景千寻透,溜作溪声一带闻。
流迸石渠珠若露,溟蒙竹径气如云。
公余共酌醍醐味,应想於菟乳子文。

37 《竹枝歌》 宋·孙嵩

光浪砰雷蛇饮溪,阴崖天暗虎丘泥。
万里中原那有此,怜君更过鬼门西。

38 《虎岩纪游》 宋·孙应凤

月出山越高,云行月益忙。
树影遍空白,疎星避月光。
总非往者见,不从意内量。
聪晨此一进,境界因久忘。

39 《题画竹石》 宋·张翼

嗟彼凤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40 《登虎丘寺》 宋·赵善俊

我有家山与茂林,闭门肯复事幽寻。
偶来千古云岩寺,洗尽三生宦海心。
竹绠不停泉溜暗,苔花难掩剑痕深。
秋晴借得重阳意,领客登高共醉吟。

* 关于虎竹的诗词 描写虎竹的诗词 带有虎竹的诗词 包含虎竹的古诗词(5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