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虽有相的诗词(1614首)

941 《杂言(十一首)》 明·张羽

生平颇爱酒,未尝自斟酌。
一与佳宾遇,陶然不复却。
虽得一醉欢,伤生莫能觉。
况复多谬忘,空为俗所薄。

942 《怀浙中兄弟》 宋·晁公溯

昔游楚泽窥衡湘,飘然欲返川无梁。
途穷问津西入蜀,十年一过如风狂。
欲知滞留视草木,来时尺许今人长。
石龟尚有怀海心,苟非达者宁无情。

943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宋·陈文蔚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944 《送常德教赵君》 宋·方回

岳阳州城危楼前,无地但有水与天。
一点之青惟君山,四顾汹涌心茫然。
吾尝北风吹湖船,飞过洞庭一日间。
高桅一昂摩日边,及其一低如沉渊。

945 《和时升种竹韵》 宋·郭印

何物比君子,猗猗庭前竹。
直节虚心人不顾,高标雅态自殊俗。
千亩碧云虽未有,数竿清风也自足。
兴来寻访不知懒,到处敲门忘检束。

946 《读陶渊明诗》 宋·李复

渊明才力高,诗语最萧散。
矫首捐末事,阔步探幽远。
初若不相属,再味意方见。
旷然闲寂中,奇趣高蹇{左山右产}。

947 《答丘寺丞示月蚀诗》 宋·李覯

一夜吟公月蚀诗,睡魔惊走醉魂飞。
如将混沌重区别,要使君臣有等威。
天道至高全指掌,古人虽死合知非。
相思无计能相见,何日轩车向北归。

948 《晚秋游兴》 宋·释文珦

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
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
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
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

949 《鸥》 宋·释行海

从来尘白胜鸂鶒,不解浮沉愧鹭鸶。
今日独留杨柳岸,何年合到凤凰池。
风波自险身常稳,网罟虽多意不疑。
四海五湖皆有分,人多相识少相知。

950 《和伯氏寄周秀实》 宋·王洋

相亲即嘘濡,上忘即江湖。
事理去取间,情分乃异区。
周侯瑚琏器,晚乃掷道管。
异书窥蔡叟,潜论发王符。

951 《题胡邦仲霜节堂》 宋·曾丰

此君胸固有虚室,六气薰酣无不适,所禀宁非道之质。
此君貌固能圆机,四季变更无不宜,所立宁非圣之时。

952 《拟归田园》 宋·张九成

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
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
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
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

953 《杂诗五首》 唐·张九龄

孤桐亦胡为,百尺傍无枝。
疏阴不自覆,修干欲何施。
高冈地复迥,弱植风屡吹。
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954 《荆州作二首》 唐·张九龄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
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
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梅花

955 《小鸟篇,上裴尹》 唐·刘长卿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
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

956 《寄薛三郎中(据)》 唐·杜甫

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
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
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
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

957 《赠张籍》 唐·韩愈

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
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
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

958 《赠张籍》 唐·韩愈

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
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
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

959 《历阳书事七十韵》 唐·刘禹锡

一夕为湖地,千年列郡名。
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
汉置东南尉,梁分肘腋兵。
本吴风俗剽,兼楚语音伧。

唐诗三百首黄河边塞

960 《题浯溪石》 唐·皇甫湜

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
然长于指叙,约洁有馀态。
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
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

* 关于虽有相的诗词 描写虽有相的诗词 带有虽有相的诗词 包含虽有相的古诗词(16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