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道处的诗词(1462首)

121 《送陈君保作吉赴广漕》 宋·王迈

昔我与君俱妙龄,同时弃贡乡曲英。
君携令逊伯湖氏,天性好义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视名第鸿毛轻。
此事今无古亦少,百鸟群中孤凤鸣。

122 《齐天乐·做修行要知捷迳》 元·王哲

做修行要知捷迳,如何置炉安灶。
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
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
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

123 《满庭芳 寄马行街董公书》 元·马钰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
自远清论三岁。
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
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

124 《剥啄行》 当代·钱钟书

到门剥啄过客谁,遽集於此何从来。
具陈薄海苦锋镝,大力者为苍生哀。
旧邦更始得新命,如龙虎起风云随。
因馀梁益独隅负,恃天险敢天心违。

125 《和陈中行校书》 宋·陈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阳。
风月已为友,云水环其乡。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扬扬。
萧疏谢公墅,淡静午桥庄。

126 《横吹曲辞·长安道》 唐·白居易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127 《丹阳行》 唐·孙逖

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
传是东南旧都处,金陵中断碧江深。
在昔风尘起,京都乱如燬.

128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唐·岑参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129 《送韦侍御奉使江岭诸道催青苗钱》 唐·包何

近远从王事,南行处处经。
手持霜简白,心在夏苗青。
回雁书应报,愁猿夜屡听。
因君使绝域,方物尽来庭。

唐诗三百首边塞秋天月夜思乡怀人

130 《赠别晋三处士》 唐·高适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抒怀同情友人忧愤

131 《送柳道士》 唐·钱起

去世能成道,游仙不定家。
归期千岁鹤,行迈五云车。
海上春应尽,壶中日未斜。
不知相忆处,琪树几枝花。

132 《秋日道中》 唐·张继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洲。
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

古文观止生活赋税

133 《赠道者》 唐·李端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134 《新开望山处》 唐·王建

新开望山处,今朝减病眠。
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
故欲遮春巷,还来绕暮天。
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

135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唐·于鹄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136 《山中访道者(一作入白芝溪寻黄尊师)》 唐·于鹄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叙事豪放抒情

137 《行县至浮查山寺》 唐·罗珦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
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
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138 《长安道》 唐·白居易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初中古诗边塞战争励志

139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旧游因贻同志》 唐·白居易

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
金丹同学都无益,水竹邻居竟不成。
月夜若为游曲水,花时那忍到升平。
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140 《倚瑟行》 唐·鲍溶

金舆传惊灞浐水,龙旗参天行殿巍。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 关于行道处的诗词 描写行道处的诗词 带有行道处的诗词 包含行道处的古诗词(14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