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衲子的诗词(256首)

121 《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 明·高启

山衲经寒补杂缯,白云高寺遍寻登。
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化去僧。
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悬灯。
明朝应恨千峰阻,欲问楞伽已不能。

122 《寄韩子苍》 宋·吴则礼

忍饥彻困聊上书,世故如许可复耐。
孔兄有底唤不来,人意政缘俗物败。
撑肠一钵十方糜,要是坚持衲僧戒。
失身文字因果中,黄发犹还毛颍债。

123 《施磨衲与惠因长老》 宋·曹勋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
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
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净人,有僧莅敬能摄受。

124 《扇子诗》 宋·李石

爱他国色艳倾城,老衲心城百万兵。
便使有情何足动,幻花况是本无情。

125 《送清道者住投子山》 宋·楼钥

一钵一衲,一丘一壑。
非去非住,无相无作。
一脚踏著投子机,不被傍人轻摸索。

126 《脚婆子》 宋·虞俦

此姥原无姑与嗔,平生气类竹夫人。
蛾眉渐遣温柔梦,鸱腹犹疑见在身。
包裹形模才一衲,薰蒸汤沸稳相亲。
承恩脚底非由貌,启沃怜侬夜夜新。

127 《脚婆子》 宋·虞俦

百沸催汤沃,孤灯迫睡昏。
复皤馀家涨,足蹜但鸱蹲。
一衲包缠密,重衾底里温。
穷冬为老伴,永夜得深论。

128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宋·赵蕃

僧房四立壁,淅沥夜吹风。
破衲作探拥,其势乃若空。
晨钟不能待,宿火拨通红。

129 《读孟君复赠岳仲远诗勉赋呈二公子》 宋·方回

维岳兵穆王,复讎议不合。
老桧卖中原,神龙困蚁{左口右替}。
维孟忠襄公,缓兵策弗纳。
清之三京师,万众死者{三十集中}。

130 《禅房十事·癢和子》 宋·释绍昙

既就良工雕琢,何妨出手扶持。
抓著衲僧痒处,赏伊一枚荔枝。

131 《次韵范子仪怡山饭讫访王仙郡旧迹一首》 宋·苏籀

云衲撞钟集,鹤衣舆轿来。
暂沽彭泽酒,岂碍太常斋。
道释纵横说,门庭南北开。
皂丛天籁响,棋罢想龟回。

132 《送僧》 唐·牟融

梵王生别思,之子事遐征。
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
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此去家林近,飘飘物外情。

133 《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唐·李绅

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
定观玄度生前事,不道灵山别后期。
真相有无因色界,化城兴灭在莲基。
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

134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唐·张祜

八十空门子,深山土木骸。
片衣闲自衲,单食老长斋。
道性终能遣,人情少不乖。
樔枸居上院,薜荔俯层阶。

135 《赠禅僧》 唐·马戴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
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
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136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寻蒙唱酬见誉过实却用旧韵重答》 唐·郑谷

减瘦经多难,忧伤集晚年。
吟高风过树,坐久夜凉天。
旅退惭随众,孤飞怯向前。
钓朋蓑叟在,药术衲僧传。

137 《赠休禅和》 唐·杜荀鹤

为僧难得不为僧,僧戒僧仪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为醉腾腾。
多生觉悟非关衲,一点分明不在灯。
只道诗人无佛性,长将二雅入三乘。

138 《赠老僧》 唐·杜荀鹤

童子为僧今白首,暗锄心地种闲情。
时将旧衲添新线,披坐披行过一生。

友情

139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 唐·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
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
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140 《赠怤师》 唐·王周

水中有片月,照耀婵娟姿。
庭前有孤柏,竦秀岁寒期。
坚然物莫迁,寂焉心为师。
声发响必答,形存影即随。

* 关于衲子的诗词 描写衲子的诗词 带有衲子的诗词 包含衲子的古诗词(2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