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襟义的诗词(99首)

61 《李氏素风堂》 宋·曾巩

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郎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62 《寄郭伯瞻》 宋·刘过

圣门力学钱公辅,盛世能书蔡伯喈。
出处有时安义命,笑谈无我见襟怀。
桂花香满山堂闹,秋气清连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笔健,留将大字写磨崖。

63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宋·张元干

书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克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64 《读司马君实撰吕献可墓志》 宋·郑獬

一读斯文泪泻襟,摩天直气万千寻。
知君不独悲忠义,又有兼忧天下心。

65 《某介直寡合为邑亡状而杜兄一见过爱作诗称许》 宋·强至

平生怀古哲,所趣背时人。
饿死不巧宦,力行惟庇民。
风波方满眼,霄汉欲谋身。
山水得一县,松筠为四邻。

66 《次韵盛教授》 宋·陈造

词章有馀力,老色叹侵寻。
况苦漳滨卧,俄聆正始音。
新篇惊间发,平处冠来今。
修月无前手,凌云得此心。

67 《谢襄阳陶宰惠靖节先生编年大本》 宋·陈造

陶翁清节人可追,陶诗妙处吾所师。
百篇昭昭揭日月,行云流水无定姿。
颠倒后前昧甲子,可忍白璧犹小疵。
三家纪述互蹖駮,千载传授仍参差。

68 《送黄集虚赴任知州》 宋·李廌

桐庐古郡淛江东,山色溪光藻镜中。
後夜相思千里月,高怀为寄一襟风。
欲纡龟纽黄金印,且学羊裘老钓翁。
忠义传家君勉勉,清名不必问穷通。

69 《刘忠显挽词》 宋·邓肃

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
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
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奇语。
军中相庆得左车,便觉笑谈混天宇。

70 《符倅同游雁荡赓其所和范相游山韵》 宋·吴芾

高才独立万夫却,险语磨崖山鬼愕。
翕然万口竞流传,一字谁能加笔削。
自怜庸钝百不聪,晚来喜见人中龙。
更看挥翰光夺目,恍如海蜃浮青红。

71 《寄刘与权与几》 宋·吴芾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
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
断金金义薄云汉,潤视往往轻俗徒。

72 《陈文懿公挽词》 宋·楼钥

众口推文伯,何人识吏师。
义襟惟古有,心地只天知。
至死终无玷,平生本不欺。
在公亡可憾,犹恨哲人萎。

73 《扶风马君挽词》 宋·楼钥

豁野真连璧,一斋宁遗金。
齐家平日学,忧世百年心。
折券无难色,倾囷想义襟。
月评何处见,名士列碑阴。

74 《张钦州挽词》 宋·楼钥

少诵东窗句,从君见典刑。
义襟希窦十,才刃比庖丁。
古镜悲鸾偶,寒原怆脊令。
恂恂守家法,兰玉满阶庭。

75 《周路分挽词》 宋·楼钥

蚤负功名志,从戎岂素心。
治军先肃靖,游艺亦精深。
湖海开豪气,云天廓义襟。
高门尚余庆,兰玉正森森。

76 《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宋·楼钥

顷年曾记游花谿,宗枢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叹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时。
岩岩林公天与奇,劲气不为金石移。
少以六义鸣上庠,游宦所至英声驰。

77 《送郑惠叔尚书守建宁》 宋·楼钥

十五年前送别诗,道山持节向江西。
今年又见送公别,大天拥麾镇闽越。
向来惜别固已深,今日掺祛尤动心。
尚书自是第一人,气义相许披胸襟。

78 《应提刑以十五日和韵见示再次韵》 宋·魏了翁

大圆垂象蓝群黎,犹送昨宵畏满诗。
要看天行嫌位亢,若言人事恶功亏。
升於正处元为利,坎到盈中乃识时。
疑我冰轮公赐厚,敢申余义副襟期。

79 《邵伯温闻见录载范忠宣帅庆阳时总管种诂无讼》 宋·岳珂

君不见孙融昔日见李膺,百世尚以通家称。
又不见孔融后来荐鸿豫,卵翼方成比行路。
北海平生开酒尊,未应宾客皆若人。
倘令同德更比义,华胄肯以遥遥论。

80 《和立斋芙蓉观三十韵》 宋·王柏

我观神仙传,诡幻何纷纭。
或生歆慕意,方土争愚君。
政彻既多欲,仙材隔几尘。
澄神黜粗秽,有时繙黄庭。

* 关于襟义的诗词 描写襟义的诗词 带有襟义的诗词 包含襟义的古诗词(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