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见了伏的诗词(42首)

21 《劝学》 宋·陈普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22 《送万耕道帅琼管》 宋·楼钥

黎山千仞摩苍穹,颛颛独在大海中。
自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
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
皇朝声教久渐被,事体全有中华风。

23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唐·齐己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24 《五言》 唐·吕岩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
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25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26 《莺啼序》 元·王哲

莺啼序时绕红树。
应当做主。
骋嘤嘤、莹莹声音,弄晴调舌秤羽。
潜身在、朱林茂处。

27 《与马异结交诗》 唐·卢仝

天地日月如等闲,卢仝四十无往还。
唯有一片心脾骨,巉岩崒硉兀郁律。
刀剑为峰崿,平地放著高如昆仑山。

28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29 《咏史十一首》 唐·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30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31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32 《丁亥纪蜀百韵》 宋·李曾伯

在负在娵觜,羲双正东陆。
羽书西边来,胡骑报南牧。
仓茫星火急,飘忽风雨速。
凭陵我封疆,剽掠我孳留。

33 《写心五首》 宋·方回

见恶巷伯嫉,闻善皋陶都。
空言非{衣中加八}挞,焉有赏与诛。
君子定相忘,小人将见图。
口过信未免,心过吾实无。
浪自作臧否,了不关生枯。
龟壳爱鑽灼,何如伏泥途。

34 《忆瑶姬》 宋·曹组

雨细云轻,花娇玉软,於中好个情性。
争奈无缘相见,有分孤零。
香笺细写频相问。
我一句句儿都听。

婉约写景抒情

35 《括贺新凉》 宋·林正大

酌以蒲城酒。
撷湘F8CD、秋英满泛,介君眉寿。
赠君点漆黟川墨,与印文章大手。
问此别、相逢难又。

咏史借古讽今忧国

36 《买陂塘(寿监丞吴芹庵)》 宋·赵癯齐

闻掀髯、岭头长啸,梅花一夜香吐。
正看呜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
来又去。
但赢得、儿童拍手笑无据。

37 《咏怀十首》 明·陈第

至言本难言,真得何所得。
以意示者深,以词教者啬。
宣尼述天行,伏羲垂卦画。
忽当蜚遁时,踪迹杳莫测。

38 《静江归舟中读书》 宋·张栻

南风驾小雨,群山净如沐。
吾归及新凉,所历慰心目。
轧轧柔橹鸣,卧见山起伏。
推枕意悠然,还取我书读。

39 《与何西仲秉烛饮梅下》 宋·李弥逊

山茶著包大如茧,初见寒梢一花展。
强将老眼趁年华,日日芒鞋踏苔藓。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问春风有深浅,树头纷纷弄月明,冰雪琼瑶乱裁剪。

40 《十一月十五日忽苦舌疡甚不能饮食惫卧一榻戏》 宋·岳珂

君不见东坡昔步虎溪月,夜听溪声广长舌。
溪声不断流不枯,此段磊落真丈夫。
一生吾伊换喑呜,嗟哉三寸予岂无。
公子缙绅陈礼法,枕曲无思噤如蛤。

* 关于见了伏的诗词 描写见了伏的诗词 带有见了伏的诗词 包含见了伏的古诗词(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