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界的诗词(77首)

61 《示上封长老洪辩》 宋·胡寅

濯足潇湘湄,瘦藤拄衡岳。
寻山半吴楚,何意得雄邈。
青冥几石级,屐齿响荦硞。
低昂度翳郁,轩翥见披剥。

62 《峡中赋百韵》 宋·李流谦

振奇欲何夸,颇疑造物者。
两山擘其间,放此江东泻。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坏冶。
疏凿著夏书,固自人力假。

63 《送钱进思粹吴郡》 宋·李洪

繁雄茂苑侔汉辅,森戟凝香古佳处。
鹓鹭行除半刺贤,万井提封赖摩拊。
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见伊吕。
妙龄籍甚驰日边,粉闱握兰将振羽。

64 《登育王望海亭》 宋·楼钥

瘦藤拄破山头云,山蹊尽处开危亭。
平田万顷际大海,海无所际空冥冥。
乾端坤倪悉呈露,飞帆去鸟无遗形。
蓬莱去人似不远,指点水上三山青。

65 《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 宋·岳珂

於戏中兴,驻跸东南。
江沱之安,匪帝所堪。
飙起霆驱,沛泽以甘。
慰于望霓,意则可探。

66 《湘南楼落成和林书记韵》 宋·李曾伯

乐郊从昔推南州,今控西鄙犹心喉。
碧墟境界富登览,前贤故址存风流。
斯楼枕江屹雉堞,俯瞰寒碧潜蟠虯。
夕佳朝爽在几席,岸巾拄笏供遨头。

67 《代天宁寺僧可举赠梓人善斲歌》 宋·陈著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
人豪挟秀布山下,余为巧匠擅一窝。
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
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

68 《法寿乐歌》 宋·赵文

西云垂天飞流黄,宝鬘百万随风扬,帝居摩醯首罗乡。
采女如花侍帝旁,珠啼玉唾天花香,澹然神情无世妆。

69 《题石壁山绍上人观风亭》 宋·释智圆

界江千万山,石壁惟清幽。
中有忘机人,超然乐岩丘。
创亭号观风,嘉景自成收。
群峰呈晚碧,长溪泻寒流。

70 《病起自叙》 宋·释智圆

盗跖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业以三世论,事匪一生讫。

71 《太平印歌》 宋·张镃

修溪检校閒桃李,暗记苍苔唯屐齿。
野鸳时看立汀沙,个字分明尤足喜。
金驼银鼻岂关念,梦月当窗印寒水。
闺门瓜戍忽临期。

72 《庐山杂咏·天池》 宋·陈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
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73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宋·方回

一峰何峥嵘,万象翻匍匐。
心包元气并,影立太空独。
遥瞻极乾端,俯瞰际坤轴。
飘飘凌云身,杳杳送鸿目。

74 《七月三日朱用和罗弘道同访南山无竭师》 宋·方回

振骑出喧阓,榜舟浮广川。
冠盖二三子,谓我扬先鞭。
翳翳杉漆坞,膴膴禾黍田。
篱闯拥稚髻,担观骈旅肩。

75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视物眼深。
说禅口快。
一点不著虚空,万化谁分器界。
应众缘而閒六根,入诸尘而住三昧。
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76 《和答吴尉俞商卿见赠因用韵送行》 宋·孙应时

去去瀛洲蜕骨仙,旧游还似九江传。
尘埃下视三千界,文字勤追二百年。
宦达有时聊尔耳,才难自古不其然。
临分更吐平生话,有底间秋到酒边。

77 《寄题仰止亭》 宋·曾丰

庐陵江浒路穷处,舟子不容仙子渡。
岂意一篙落手来,而资双足凌波去。
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轻篙渡仙。
休负知津惟我是,且从登岸看谁先。

* 关于视界的诗词 描写视界的诗词 带有视界的诗词 包含视界的古诗词(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