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草的诗词(931首)

81 《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唐·王维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82 《辋川别业》 唐·王维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归隐田园

83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唐·李颀

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
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
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

唐诗三百首送别边塞贬谪同情

84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唐·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
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85 《贻鼓吹李丞,时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唐·储光羲

北伐昧天造,王师示有征。
辕门统元律,帝室命宗英。
灵威方首事,仗钺按边城。
膏雨被春草,黄云浮太清。

86 《放歌行》 唐·王昌龄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87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王昌龄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
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
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88 《放歌行》 唐·王昌龄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89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王昌龄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
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
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90 《箜篌引》 唐·王昌龄

卢谿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送别侠客

91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唐·刘长卿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
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
贤友此为邑,令名满徐方。
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
自非传尺素,谁为论中肠。

92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唐·刘长卿

送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
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
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
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93 《送崔使君赴寿州》 唐·刘长卿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
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叶正惊秋。

94 《疲兵篇》 唐·刘长卿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
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

95 《咏史十一首》 唐·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96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唐·萧颖士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97 《晚春卧病寄张八》 唐·孟浩然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写景写雪抒情

98 《襄阳公宅饮》 唐·孟浩然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99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100 《陌上桑》 唐·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乐府写人赞美忠贞

* 关于论草的诗词 描写论草的诗词 带有论草的诗词 包含论草的古诗词(9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