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化的诗词(588首)

81 《缘识》 宋·宋太宗

泥丸本是命根宫,消息临时语话通。
大道比来行气术,其余效验藉阴功。
物情之理皆清净,造化玄微事莫同。
珍重此言深可意,腹中日运鼎花空。

82 《缘识》 宋·宋太宗

清洁恭虔烟上帝,郊仪大设康哉世。
人心肯悦化来同,礼乐咸修依古制。
景福照明何举措,千官俨雅登云路。
一阳初启煦仁风,我运唯扬均遍布。

83 《缘识》 宋·宋太宗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
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
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84 《缘识》 宋·宋太宗

人心乐乐聚神州,秀丽烟霞胜十洲。
细柳高来齐拂岸,飞岛时下傍轻舟。
风摇碧浪藏鱼窟,园时朱樱满树头。
歌唱新声双揭调,花前别是一般流。

85 《缘识》 宋·宋太宗

蛮夷未必尽无知,上圣功成亦化之。
大道须归真见性,灰心达善即为师。

86 《缘识》 宋·宋太宗

浮生人怕死,蝼蚁命何轻。
福业随缘寂,慈悲响善名。
在家行孝爱,食禄尽忠贞。
天道不移改,佛心化有情。

87 《缘识》 宋·宋太宗

逍遥贤圣乐,我闷俗情愚。
鄙俚何堪数,斟量解卷舒。
恶缘须尽去,善事好相於。
忙急真如梦,乾坤造化殊。

88 《缘识》 宋·宋太宗

形影随人得,精修道不迷。
研穷深理路,造化隐端倪。
云引龙吟穴,风生虎啸溪。
少知愚岂解,南北与东西。

89 《次韵蒋颖叔同游超化院》 宋·苏颂

贤良才识明,御史风望清。
命驾千里至,高谈一座惊。
旧故偶获道,离忧自兹平。
朅来湖上寺,共语堂西楹。

90 《寄题识山堂一首》 宋·王阮

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化更识真。

91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 唐·李白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92 《奉和禁苑饯别应令》 唐·褚亮

大藩初锡瑞,出牧迩皇京。
暂以绿车重,言承朱传荣。
舒桃临远骑,垂柳映京营。
惠化宣千里,威风动百城。

93 《感遇十二首》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物寓理

94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唐·张九龄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
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
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
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
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
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95 《早发大庾岭》 唐·宋之问

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
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
嵥起华夷界,信为造化力。
歇鞍问徒旅,乡关在西北。

96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97 《仙鹤篇》 唐·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98 《仙鹤篇》 唐·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99 《感遇诗三十八首》 唐·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100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 唐·张说

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
不怀沈尹禄,谁谙叔敖贤。
万化茫无在,孤坟独岿然。
北分阳台陌,南识郢城阡。

* 关于识化的诗词 描写识化的诗词 带有识化的诗词 包含识化的古诗词(5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