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履声的诗词(69首)

41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42 《仙鹤篇》 唐·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43 《仙鹤篇》 唐·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44 《慈恩寺怀旧》 唐·李端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45 《冰柱》 唐·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46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47 《括意难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狷与鹤,莫攀缘。

地名思念友情

48 《奉送白岩相公扈跸凯旋三十韵》 明·蒋山卿

帝室何多故,亲藩自取亡。
从教赐几杖,讵意缺锜斨。
氛祲霾彭蠡,妖星孛豫章。
官寮甘就戮,郡县泣罹殃。

49 《余发》 宋·柯芝

余发萧萧白垂领,十年守拙门庭冷。
来频沙鸟颇相识,起晚邻鸡已三请。
形骸拄树岂复好,心绪如蓬不能整。
平生几緉空馺{左马右沓},老去一杯先酩酊。

50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51 《赠鞋生》 明·南洲法师

父子相传履制奇,青丝细软合时宜。
声随鸣佩君王识,影落飞凫太史知。
泥滓乍离归隐计,香云才振上升期。
年来弊屣无心弃,却笑干将补较迟。

52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湖桥》 宋·苏轼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53 《和陶九日闲居》 宋·苏轼

九日独何日,欣然惬平生。
四时靡不佳,乐此古所名。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
鲜鲜霜菊艳,溜溜糟床声。

54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致语口号》 宋·苏轼

臣闻行夏之时,正莫加于人统;
采周之旧,王方在於镐京。
惟吉月之布和,休庶工而未作。
使华远集,邻好交修。

55 《书黁公诗后(并叙)》 宋·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56 《豆粥》 宋·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57 《题朱氏梅雪轩》 明·高启

石城山居梅万坞,冒雪曾来扣僧户。
烂然如见会群妃,白凤缤纷下瑶圃。
数片轻吹着鬓华,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乱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58 《寄曹子方使君》 宋·毛滂

使君未知我,得自吞毡翁。
我未识使君,已闻伯夷风。
十年诗卷里,未面先从容。
顷我客东都,寄声谢老农。

59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宋·苏辙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过,不顾车击毂。
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侪畏锋锐,兄弟更驰逐。

60 《度秦岭》 宋·张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尽抵冯翊。
闰晦适石城,发轸蒙再谪。
有姪佐晋阴,所幸在肘腋。
儿女本天爱,未免各分北。

* 关于识履声的诗词 描写识履声的诗词 带有识履声的诗词 包含识履声的古诗词(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