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文的诗词(1315首)

881 《阎醇老作默斋》 宋·晁补之

净名良久文殊叹,此是如来不二门。
要识结瘖非是默,应知分别亦无言。
一弦曾得嵇生愧,三复能令孔子尊。
正复立谈封万户,时清何害口澜翻。

882 《用寄成季韵呈鲁直》 宋·晁补之

怀英名高长史口,独以一人当北斗。
黄公崛起与之班,奄有斯名唐以还。
文章破觚赖圣世,笔墨未逃蹊径间。
湖州太守诸儒长,可独进贤无上赏。

883 《赠杨景平》 宋·晁补之

君不见华阴杨君汉孔子,君生其后无乃似。
平居恐惧西北隅,力行发愤尚不媿。
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
扬州行矣勿濡滞,江南细雨收黄梅。

884 《上湖宋余行老》 宋·毛滂

先生吟文烦颊舌,未免诸生笑於列。
跋前疐后谁使然,只有名多磨不灭。
燕公策高思精壮,笔下辞华烂文缬。
岳阳少屈何足云,自喜江山助清绝。

885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宋·苏辙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过,不顾车击毂。
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侪畏锋锐,兄弟更驰逐。

886 《次韵子瞻与邓圣求承旨同直翰苑怀武昌西山旧》 宋·苏辙

我游齐安十日回,东坡桃李初未栽。
扁舟乱流入樊口,山雨未止淫黄梅。
寒溪闻有古精舍,相与推挽登崔嵬。
山深县令嘉客至,寺荒蔓草生经台。

887 《王维吴道子画》 宋·苏辙

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888 《池州萧丞相楼二首》 宋·苏辙

绕郭青峰睥睨屯,入城流水縠文翻。
楼成始觉江山胜,人去方知德业尊。
坐久浮云霾后岭,酒醒飞雪变前村。
我来邂逅公归国,犹喜登临共一樽。

889 《杨惠之塑维摩像》 宋·苏辙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890 《送琳老还大明山》 宋·苏辙

身老与世疏,但有世外缘。
五年客江西,扫轨谢往还。
依依二三老,示我马祖禅。
身心忽明旷,不受垢污缠。

891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三王维吴道子画》 宋·苏辙

吾观天地间,万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轮,乃知读文字。
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892 《送刘道原学士归南康》 宋·苏辙

大川倾流万物俱,根旋脚脱争奔徂。
流萍断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
轩昂颠倒唯恐后,嗟予何独强根株。
三年一语未尝屈,拟学文学惊当涂。

893 《送元老西归》 宋·苏辙

昼锦西归及早秋,十年太学为亲留。
读诗俛就当年说,答策甘从下第收。
莫嫌簿领妨为学,从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师遗躅在,当令耆旧识风流。

894 《游太山四首其二四禅寺》 宋·苏辙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895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 宋·苏辙

山川足清旷,阛阓巧拘囚。
安得纤阿御,同为穆满游。
遥知因涣汗,远出散幽忧。
原隰繁分绣,村墟尽小侯。

896 《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 宋·苏辙

识公岁已深,従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
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

897 《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 宋·苏辙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898 《送欧阳辩》 宋·苏辙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
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

899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四杨惠之塑维摩像》 宋·苏辙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
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
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
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

900 《赠杭僧道潜》 宋·苏辙

月中依松鹤,露下抱叶蝉。
赋形已孤洁,发响仍清圆。
潜师本江海,浪迹游市廛。
髭长不能翦,衲坏聊复穿。

* 关于识文的诗词 描写识文的诗词 带有识文的诗词 包含识文的古诗词(13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