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耽的诗词(179首)

61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十八时作)》 唐·元稹

静习狂心尽,幽居道气添。
神编启黄简,秘箓捧朱签。
烂熳烟霞驻,优游岁序淹。
登坛拥旄节,趋殿礼胡髯。

62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此后江陵时作)》 唐·元稹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典故隐居生活

63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唐·元稹

忆昔凤翔城,龆年是事荣。
理家烦伯舅,相宅尽吾兄。
诗律蒙亲授,朋游忝自迎。
题头筠管缦,教射角弓騂.

64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唐·白居易

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
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65 《夜招周协律,兼答所赠》 唐·白居易

满眼虽多客,开眉复向谁。
少年非我伴,秋夜与君期。
落魄俱耽酒,殷勤共爱诗。
相怜别有意,彼此老无儿。

66 《思旧》 唐·白居易

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
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
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67 《中秋宿邓逸人居》 唐·刘得仁

偶与山僧宿,吟诗坐到明。
夜凉耽月色,秋渴漱泉声。
涧木如竿耸,窗云作片生。
白衣闲自贵,不揖汉公卿。

68 《春日书怀》 唐·薛能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耽书未必酬良相,断酒唯堪作老师。
多病不任衣更薄,东风台上莫相吹。

69 《夏日寄高洗马》 唐·贾岛

三十年来长在客,两三行泪忽然垂。
白衣苍鬓经过懒,赤日朱门偃息迟。
花发应耽新熟酒,草颠还写早朝诗。
不缘马死西州去,画角堪听是晓吹。

70 《彼农二章》 唐·陆龟蒙

世路浇险,淳风荡除。
彼农家流,犹存厥初。
藁焉而席,茨焉而居。

71 《题慈恩友人房》 唐·李洞

贾生耽此寺,胜事入诗多。
鹤宿星千树,僧归烧一坡。
塔棱垂雪水,江色映茶锅。
长久堪栖息,休言忆镜波。

民歌讽刺

72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杨震关西,
丁宽易东。

73 《洞箫赋》 两汉·王褒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
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
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
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

辞赋精选音乐

74 《文赋》 魏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秋天写景咏物菊花

75 《感皇恩(代妹答)》 宋·程大昌

画舸白苹洲,如归故里。
老幼欢迎僮婢喜。
较量心事,岁岁春风弧矢。
今年称寿处,尤欢美。

76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宋·辛弃疾

记得瓢泉快活时。
长年耽酒更吟诗。
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
绕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
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77 《庆宫春·双桨莼波》 宋·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
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写景纪游怀古怀人

78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79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80 《山中》 宋·陈郁

自入山中二十年,搞尘有道即为仙。
差科难到耽闲地,种获因无负郭田。
细事亦参齐和论,大还长勘娱真篇。
诗成不敢题崖石,民有江湖姓字传。

* 关于诗耽的诗词 描写诗耽的诗词 带有诗耽的诗词 包含诗耽的古诗词(1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