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贝叶的诗词(206首)

41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 唐·徐夤

地灵蒸水暖,天气待宸游。
岳拱莲花秀,峰高玉蕊秋。
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
碧海供骊岭,黄金络马头。

42 《赠楚公》 唐·唐求

曾闻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通。
般若恒添持戒力,落叉谁算念经功。
云间晓月应难染,海上虚舟自信风。
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43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唐·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44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唐·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45 《访云母山僧》 唐·护国

森然古岩里,净行一番僧。
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
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
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46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 唐·皎然

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说经看月喻,开卷爱珠连。
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
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47 《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唐·皎然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48 《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青字)》 唐·皎然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
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
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49 《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青字)》 唐·皎然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
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
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50 《答僧澈》 唐·知玄

观君法苑思冲虚,使我真乘刃有馀。
若使龙光时可待,应怜僧肇论成初。
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51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 唐·齐己

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
未能精贝叶,便学咏杨花。
苦甚伤心骨,清还切齿牙。
何妨继馀习,前世是诗家。

52 《谢人惠纸》 唐·齐己

烘焙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
何消才子题诗外,分与能书贝叶僧。

53 《望江南》 宋·杨无咎

钟陵好,家世仰仙卿。
衣带不须藏贝叶,集贤何用化金瓶。
且欲佐中兴。
期早晚,丹诏下天庭。
不许南州犹弭节,促归东府共和羹。
膏泽遍寰瀛。

54 《鹧鸪天(为老母寿)》 宋·张孝祥

阿母蟠桃不记春。
长沙星里寿星明。
金花罗纸新裁诏,贝叶旁行别授经。
同犬子,祝龟龄。
天教二老鬓长青。
明年今日称觞处,更有孙枝满谢庭。

55 《点绛唇(艳香茉莉)》 宋·王十朋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
鼻根充满。
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
西风远。
胜鬟不见。
喜见琼花面。

56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 宋·真德秀

贝叶新传宝藏经,圣心端为福群生。
从今物自无疵疠,安用桐君纪药名。

57 《玛瑙寺长鸣钟》 明·张岱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
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
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
十万八千《法华》字,《金刚般若》居其次。

58 《旅舍七首》 宋·敖陶孙

今晨日色佳,岁暄就前檐。
晴鸢盘空阔,始觉天宇严。
怡然一欠伸,双峦引遐瞻。
亭亭倒枯荷,似是浮图尖。
出家本不难,贝叶明牙签。
但恐远公社,无酒与陶潜。

59 《浮觉院竹轩》 宋·陈延龄

山僧种竹数千个,堂户清阴日日浓。
从便寄栖天外凤,等閒梦化缽中龙。
护余贝叶云无迹,刺破苔痕石有踪。
老去要盟莲社约,一枝携取策龙锺。

60 《题僦楼壁》 宋·川官

朝看贝叶牢笼佛,夜礼星辰取奉天。
呼召归来闻好语,初三初四亦欣然。

* 关于贝叶的诗词 描写贝叶的诗词 带有贝叶的诗词 包含贝叶的古诗词(2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