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贤迹的诗词(538首)

21 《初入集贤院赠李献仁(曾于常山联官)》 唐·崔峒

燕代官初罢,江湖路便分。
九迁从命薄,四十幸人闻。
迹愧趋丹禁,身曾系白云。
何由返沧海,昨日谒明君。

22 《七贤庙》 唐·朱湾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
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
下马访陈迹,披榛诣荒庭。
相看两不言,犹谓醉未醒。
长啸或可拟,幽琴难再听。
同心不共世,空见藓门青。

23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唐·权德舆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
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
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
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24 《洋州于中丞顷牧左绵题诗越王楼上朝贤继和辄课四韵》 唐·刘璐

隔政代君侯,多惭迹令猷。
山光来户牖,江鸟满汀洲。
雅韵徵朝客,清词写郡楼。
至今谣未已,注意在洋州。

25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26 《九锁山十咏·来贤岩》 宋·吕同老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佑时,名与日月垂。
至今草木间,英气光离离。

27 《三贤堂》 宋·徐恢

六井犹存记,三贤尚有堂。
地连金色界,庙接水仙王。
市井空陈迹,杉松只旧行。
唯公识真意,此处酒难忘。

28 《三贤祠》 宋·郑子思

飞凤屹立万仞壁,下有深渊不可测。
问讯深潘有何物,骄然杰骜护巢穴。
寻常任意自出没,砥柱中流喷涛雪。
舟人偶有毫厘失,挫手婴鳞即粉骨。

29 《游庐山栖贤寺》 明·危素

弱冠好山水,朅来庐阜阳。
憩涧微雨至,入林春风香。
载经三峡桥,地籁闻铿锵。
解带缘石磴,爱此泉流长。

30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唐·王维

崔录事(册4卷125页1252a)
解印归田里。
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

31 《贤女祠》 宋·戴复古

士有败风节,惭魂埋九京。
幽闺持大谊,千载著嘉名。
父不重然诺,女能轻死生。
寒潭堕秋月,心迹两清明。

32 《寄徐秀才斯远并呈庄贤良器之》 宋·陆游

徐子作别十年余,无人可寄一纸书;闲门美睡畏剥啄,自怪一念常关渠。
西风萧萧吹槁叶,秋光正满蜗牛庐,读书易倦出无友,抚几惝恍空愁予。
蜀庄之孙住南郭,亦复迹远非情疏。
何时同载过老子,共饭赤米羹青蔬?

33 《题陈象贤竹素图》 元·王冕

君家竹素园,异彼□□谷。
插架牙签三万轴,卷藏东观吞天禄。
‘清风明月时往来,红尘不堕香芸堆。
蝌蚪鸟迹一玉开,怀幽抱密真奇哉。

34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宋·梅尧臣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
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
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

35 《答胡叔贤》 宋·周必大

朱颜青绶忆秦淮,白鹭洲疑鳌驾来。
侧畔交游欣作者,中间赓和负康哉。
新春渐觉风光好,陈迹时将日记开。
惟有诗情不如昔,旁观抚掌倒绷孩。

36 《心迹吟》 宋·邵雍

圣人了心,贤人了迹。
了心无穷,了迹无极。

37 《题蔡君谟墨迹後》 宋·李廌

古人托一技,身死名不灭。
贤愚置不论,笔画观可阅。
峄山刻秦铭,斯篆屈金铁。
虽在众憎恶,恨不颈荐钺。

38 《题白塔古迹二首》 宋·李石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
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
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39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宋·赵蕃

使君剖竹继先贤,四十于今又六年。
每恨无从考遗事,但凭亭榄览山川。

40 《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黄昏外,衡门紫翠边。
火耕今已老,云卧几何年。
棋敛将残局,篙回兴尽船。
画麟真已矣,骑犊适悠然。

* 关于贤迹的诗词 描写贤迹的诗词 带有贤迹的诗词 包含贤迹的古诗词(5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