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赋颂的诗词(139首)

41 《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二首》 宋·岳珂

五云堆里望触棱,二纪周南梦未曾。
四辈两年勤诏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烽台虽有深秋燧,雁塔应无曩日僧。
豫备正须如雍国,不妨德业颂高升。

42 《赋是霍将军辞第》 唐·徐铉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雇私。
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
甲乙人徒费。
亲邻我自持。
悠悠千载下,长作师臣师。

43 《次韵率行之见投因以赋别》 宋·王铚

素空零玉露,碧梧堕金井。
周年不待人,去我如断绠。
归翼懒飞翔,老骥倦驰骋。
山空风月满,人恋松桂影。

44 《薛郎远以颂为寿句法崛奇读之喜甚赋比为谢》 宋·晁公溯

家藏五世书,不减王铜川。
仕宦虽陆沈,文章则蝉联。
女归逢其良,辞来亦粲然。
胸次龟负图,笔端骥奔泉。

45 《偈颂十五首》 宋·释法薰

吾家那事苦无多,不在频搜故纸箩。
未解语言先作赋,却参锺阜问如何。

46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绍昙

茆屋赋新诗,内院寻知识。
身从胜境中来,句自活法中得。
非身非句,绝毫绝釐,慈氏少陵安得知。
法华不敢轻饶舌,只恐山禽语带徼。

47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貌悴骨刚人不顾,唯驾一乘称广度。
谁人肯上此莲舟,独畅清风明月赋。

48 《三印颂示众》 宋·释正觉

印空印水印泥,无言桃李成蹊。
随分纳些税赋,牧牛溪水东西。

49 《与蒙城知县陈著作同赋吐绶鸟》 宋·苏颂

羽毛之美其类众,雉曰吐绶世尤重。
灵姿异禀来何方,有客携持自咸雍。
朱笼驯习绣墩调,珍贵不与常禽共。
庭前爱玩不能已,欲买未有千金俸。

50 《判秘阁何龙图赴职宴集诸公同赋诗以纪出入之》 宋·苏颂

一去鸿都岁始旬,职更河澳与言纶。
出为戎阃蕃宣守,归作儒林典颂人。
寓直重游唐丽正,翻书还上汉麒麟。
参陪樽俎俱时彦,独愧非才踵后陈。

51 《再游南华临出门书记妙莹献绝句索留题赋两篇》 宋·曾丰

社里得诗僧,铮铮可正平。
子今能发愿,吾亦许同盟。
不转虚空话,难归雅颂声。
金篦容我刮,管取眼增明。

52 《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 唐·苏颋

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极,中路视咸阳。
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
日华动泾渭,天翠合岐梁。

53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唐·王维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54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 唐·储光羲

自初宾上国,乃到邹人乡。
曾点与曾子,俱升阙里堂。
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
三居清宪台,两拜文昌阁。

55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唐·王昌龄

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
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
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

56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57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交读书壮志

58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唐·权德舆

故人随化往,倏忽今六霜。
及我就拘限,清风留此堂。
松竹逾映蔚,芝兰自销亡。
绝弦罢流水,闻笛同山阳。

59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唐·柳宗元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
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
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60 《观藏冰》 唐·张汇

寒气方穷律,阴精正结冰。
体坚风带壮,影素月临凝。
冬赋凌人掌,春期命妇升。
凿来壶色彻,纳处镜光澄。
鲁史曾留问,豳诗旧见称。
同观里射享,王道颂还兴。

* 关于赋颂的诗词 描写赋颂的诗词 带有赋颂的诗词 包含赋颂的古诗词(1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