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野的诗词(564首)

41 《访友野外》 宋·赵汝鐩

雨意方浓改作晴,杖藜野外访柴荆。
争寻桑叶占蚕熟,退立田塍避犊行。
风过沙平收鸟迹,烟浓寺没但钟声。
小童走报余将至,一笑松间倒屣迎。

42 《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 明·李东阳

浙江之东县新昌,乃在千岩万壑之中央。
侧身重足恐无路,五步一涧十步冈。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丛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墙。

43 《眉州燕游杂咏十首·野航》 宋·晁公溯

方床客常满,岂止两三人。
谁可负之走,长留采白苹。

44 《和刘会之野堂韵》 宋·杜范

草草春又过,凄晦风雨夕。
三年乌伤梦,不断一区宅。
台山在何许,空有尘满屐。
英英江夏公,老龙蟠古泽。

45 《走笔送僧宣无言归泉南》 宋·方回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
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到珊瑚底。
归哉非为恋乡味,橄榄槟榔红荔子。

46 《五月十四日梅雨始通走笔二十韵》 宋·方回

迩日岂无雨,东有西或无。
有亦仅鸣瓦,不肯鸣庭除。
檐声尚难滴,况望浮沟渠。
滂沱靡后继,霹雳空先驱。

47 《知郡范公泽游野意轩尽斩轩前恶竹之蔽眼界豁》 宋·郭印

胜景天壤间,造物不能秘。
堂堂亘古今,取舍愈无匮。
江山本自如,优劣随人意。
城东古招提,轩宇旧凿翠。

48 《杂曲歌辞·轻薄篇二首》 唐·贯休

绣林锦野,春态相压。
谁家少年,马蹄蹋蹋。
斗鸡走狗夜不归,一掷赌却如花妾。
惟云不颠不狂,

49 《扈从出长安应制》 唐·杜审言

分野都畿列,时乘六御均。
京师旧西幸,洛道此东巡。
文物驱三统,声名走百神。
龙旗萦漏夕,凤辇拂钩陈。

50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
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
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51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唐·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沈 通:沉)

唐诗三百首古体长诗抒情

52 《效古二首》 唐·储光羲

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
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
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
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53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唐·刘长卿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54 《古风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

组诗

55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唐·李白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离别

56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唐·李白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
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
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57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唐·李白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
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
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驰突。
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

秋天登高怀古

58 《射雉》 唐·韦应物

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
野田双雉起,翻射斗回鞭。
虽无百发中,聊取一笑妍。
羽分绣臆碎,头弛锦鞘悬。
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
弢弓一长啸,忆在灞城阡。

59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唐·岑参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
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
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

60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适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
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
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

黄河抒怀感慨忧国忧民

* 关于走野的诗词 描写走野的诗词 带有走野的诗词 包含走野的古诗词(5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