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通的诗词(1553首)

41 《歌》 唐·婺州山中人

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
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

42 《题莫公台》 唐·杜光庭

奇绝巍台峙浊流,古来人号小瀛洲。
路通霄汉云迷晚,洞隐鱼龙月浸秋。
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将军悟却希夷诀,赢得清名万古流。

43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唐·尉迟汾

雄雄天之中,峻极闻维嵩。
作镇盛标格,出云为雨风。
瑞时物不疠,顺泽年多丰。
加高冠四方,视秩居三公。

乐府少年壮志组诗

44 《踏莎行(中吕宫)》 宋·张先

衾凤犹温,笼鹦尚睡。
宿妆稀淡眉成字。
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翠幕成波,新荷贴水。
纷纷烟柳低还起。
重墙绕院更重门,春风无路通深意。

45 《蓦山溪》 宋·晁端礼

栏干十二,倚遍还重倚。
一曲一般愁,对芳草、伤春千里。
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
曾仗东风寄。

46 《醉落魄(乙未自寿)》 宋·韩元吉

红蕖漾月。
蕃风特地生梧叶。
一年风月今宵别。
隐隐笙鸾,何处有炎热。
凤凰山下榴花发。
一杯香露融春雪。
幔亭有路通瑶阙。
知我丹成,容我醉时节。

47 《贺新郎(石城吊古)》 宋·王千秋

吊古城头去。
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
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
巫觋去、久无箫鼓。

48 《满江红(夷则宫、俗名仙吕宫淀山湖)》 宋·吴文英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算鲛宫、祗隔一红尘,无路通

婉约妇女怀人

49 《阮郎归》 宋·仇远

桃花坊陌散香红。
捎鞭骤玉骢。
官河柳带结春风。
高楼小燕空。
山晻霭,草蒙茸。
江南春正浓。
王孙家在画桥东。
相寻无路通

50 《西子妆慢》 宋·张炎

寓罗江,与罗景良野游江上。
绿阴芳草,景况离离,因填此解。
惜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也。
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

悼念观点

51 《无题》 明·吴兆

花黯横塘有路通,断肠笛送画桥风。
鸳鸯只宿双生树,鸾凤那栖半死桐。
楚峡云归芳梦散,秦淮月在故楼空。
别来闻说新妆束,学得蛾眉几样工。

52 《乱离杂诗》 现代·郁达夫

飘雪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
乱世桃园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
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
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一征鸿。

53 《初夏游谢公岩》 宋·徐玑

又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
清阴花落后,长日鸟啼中。
水国乘舟乐,岩扉有路通
州民多到此,独自忆髯公。

54 《题安城彭学士山水图》 明·程敏政

何人结屋青山里,终日开窗见山喜。
近峰错落走檐牙,远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过,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头水气绿侵衣,载酒高人面山坐。

55 《中阁》 宋·蔡元厉

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蓬宫。
人寰隔绝无烟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罅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照帘栊。
野僧斋罢凭栏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56 《怀寄披云峰诚上人》 宋·曹汝弼

院高穷木盛,野极静无言。
路通岩顶,香泉出石根。
微风飘磬韵,幽鸟啄苔痕。
常记相留夜,秋堂共听猿。

57 《登泰山二首》 宋·陈梦良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
龟蒙岛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
自惭游兴非司马,不扣天门空此生。

58 《钓鱼台》 宋·陈允升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
辛勤水与柴。

59 《仙都山》 宋·胡升

鼎湖不可见,巍然但孤峰。
特立亘万古,气压诸山雄。
黄帝久得仙,游行跨飞龙。
至今世俗传,尚指辇路通

60 《南丰道中》 宋·黄文雷

路通南国,于今人少行。
遗民依庙住,旷野用锄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炎惊。
犹闻宿师处,仓猝又招兵。

* 关于路通的诗词 描写路通的诗词 带有路通的诗词 包含路通的古诗词(15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