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踏歌行的诗词(216首)

101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 唐·李商隐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102 《踏青樽前》 唐·李建勋

期君速行乐,不要旋还家。
永日虽无雨,东风自落花。
诗毫粘酒淡,歌袖向人斜。
薄暮忘归路,垂杨噪乱鸦。

端午节感叹人生

103 《青玉案(己未三月六日四明窗会客)》 宋·吴潜

流芳只怕春无几。
拚夜饮、更才二。
不用追他欢乐事。
绮窗朱户,燕惧莺馆,多少人憔悴。
踏歌梦想江南市。
管春尽、扁舟放行李。
寒食休倾游子泪。
归去来兮,不如归去,铁定知今是。

104 《酹江月 题清溪白云图》 元·萨都剌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
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
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
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

105 《酹江月 题清溪白云图》 元·萨都剌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
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
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
倚门遥望,钟山一半留住。

106 《水调歌头 游武夷 武夷山志卷十五》 元·罗庆

雨晴山泼翠,溪净水拖蓝。
闲来共陪杖屦,邂逅已成三。
齿齿清泉白石,步步碧桃翠竹,是处辄幽探。
行到钓台下,怪树荫空潭。

107 《平水神祠歌》 宋·陈赓

黄河如丝导昆崙,万里南下突禹门。
支流潜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况乃利泽开洪源。
龙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

108 《春日田园杂兴》 宋·刘汝钧

年来梦断百花场,安分农桑万虑降。
为喜麦青行暖迳,因看蚕出倚晴窗。
草坪閒见乌犍点,畲水飞来白鹭双。
满饮茅柴拚烂醉,踏歌社下自成腔。

109 《作歌咏苏云卿》 宋·曾原

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原人间识。
乾刊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110 《高阳行二首》 明·陈束

北风吹陇簸黄沙,纵博千场日未斜。
白剑杀人丹剑舞,笑歌踏入酒姬家。

111 《题边长文所画山水图歌为常伯敬赋》 明·刘崧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山水娱人未拟归,撷兰轩里看图画。
中峰九叠开芙蓉,春云盘盘上高松。
苔径未逢秋雨屐,石楼似听霜晨钟。

112 《灯词》 明·钱王孙妻

家家行乐管弦催,火树千枝向夜开。
见说南邻祠太乙,笑声一片踏歌来。

113 《读医士王立方瘦老子传求歌赋此》 明·谢常

瘦老子,吴门生,双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须杖行。
草堂卧病留不得,声名早动金门客。
走书远至阖闾城,起蹑芒屦强匍匐。
春风放舟东海边,相知喜遇王侯贤。

114 《折枝芙蓉》 明·姚绶

芙蓉花,隔江水,美人盈盈几千里。
何年濯锦堕新红,水面西风吹不起。
我欲牵之在木末,方舟翻愁江水阔。
芙蓉花,似人面,柳眉不在秋时见。
墨池为尔闲写生,鸳鸯锁合长生殿。
重咨嗟,芙蓉花,掷笔浩歌行踏沙。

115 《元丰行示德逢》 宋·王安石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116 《大雪歌》 宋·陆游

若耶溪头朝暮雪,鸦鹊堕死长松折。
横飞忽已平屐齿,乱点似欲妆帘缬。
放翁凭阁喜欲颠,摩娑拄杖向渠说:莫辞从我上嵯峨,此景与子同清绝。
银杯拌蜜非老事,石鼎煎茶且时啜。

117 《唐寺丞知南雄州》 宋·梅尧臣

前林尚含冻,南国使君行。
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
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
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

118 《快哉行呈诸友兼简仲美》 宋·王令

脱巾草坐踏地歌,花影落酒生红波。
拔剑横膝仰面笑,醒眼不识天为何。
平时尘土埋英雄,却学弄笔为雕虫。
太阿补履不足用,老骥捕鼠终无功。

119 《渔父四时歌》 宋·周必大

三湘七泽云连水,短棹意行无远迩。
江花时傍绿蓑飞,水鸟忽从清唱起。
醉后懽呼踏浪儿,鲔可鱠兮粳可炊。
芳草从教天样远,都无闲恨可萋迷。
碧桃几片来何处,试访秦人武陵路。

120 《过闽关(二首)》 明·刘基

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
篙子踏歌浑不畏,行人遥望替生愁。

* 关于踏歌行的诗词 描写踏歌行的诗词 带有踏歌行的诗词 包含踏歌行的古诗词(2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