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何处的诗词(1559首)

641 《十二时歌》 宋·释印肃

日昳未,担板玄沙爱鳖鼻。
丧身失命几多人,张口送晴何处避。
不通宗,浑寐语,业识茫茫无本据。
盲参不体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却鼻。

642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眉目十分,精神一段。
岩高释迟,木老春来缓。
古涧明月宾,青山白云伴。
借光何处不分身,刹刹尘尘谁解唤。

643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老抱孤踪,岁寒之松。
静含远韵,霜晓之钟。
黄氏之羊起石,陶家之梭化龙。
刹刹尘尘见身相,门门何处不相逢。

644 《禅人写真求赞》 宋·释正觉

一色功回,雷云冻开。
万机俱罢,风月转夜。
空空谷有神,欣欣木有春,而今何处不分身。

645 《病中寄诸化主》 宋·释重顯

雪里梅花见早春,东西南北路行人。
不知何处圆蟾夜,同念山头老病身。

646 《静上人病以偈贻之》 宋·释子淳

火风地水合为身,犹若晴空一点尘。
借问病从何处起,只应谁是病中人。

647 《咏密囿花》 宋·舒岳祥

繁枝密密宜樊圃,以此能当密囿名。
不信嫩茎藏劲刺,试将纤手触红英。
毛身秦女自正色,鸟爪麻姑无俗情。
方朔窃桃何处入,只应列子御风行。

648 《题萧照画卷》 宋·舒岳祥

远峰没空苍,近树森立壁。
丛篁郁长汀,茅茨露半脊。
归舟何处家,中流弄长笛。
或恐画师身,留此黯淡迹。

649 《铜陵五松山中》 宋·宋无

樵声闻远林,流水隔云深。
茅屋在何处,桃花无路寻。
身黄松上鼠,头白竹间禽。
应有仙家住,避秦来至今。

650 《小舟过吴江风雨大作夜泊三家村翌日风回到家》 宋·孙应时

短篷仅容坐,一滴不通雨。
不料西南风,滂沛遽如许。
荡摇首屡觞,跧弯背欲偻。
笔经四桥侧,心动不敢语。

651 《古淡师然公游方》 宋·薛嵎

野僧携锡别,何处度残春。
天地无穷事,江湖自在身。
真心齐得物,道貌异於人。
昔日安禅地,深山虎亦驯。

652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宋·杨公远

身世悠悠岁月侵,儿时历练到如今。
梅臞元禀冰霜操,松老犹坚铁石心。
世道任从渠否泰,人情岂为我辰参。
欲知卜隐在何处,寂寞荒村烟树深。

653 《题李氏拥万堂》 宋·喻良能

我如王恭读书少,君如邺侯藏书多。
排签插架三万轴,知从何处能网罗。
上自先秦下五季,奥帙隐篇皆略备。
不同邢邵嬾校仇,丹墨精研吁可贵。

654 《十六日立春舟中晚眺》 宋·曾丰

风住帆维软,人齐橹响匀。
津桥横汲具,岸树挂酤巾。
乱石知何处,孤篷任此身。
三叹谢陈岁,一笑接新春。

655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高中文言文乐府民谣写人爱情

65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诵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楚辞抒怀

657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658 《苏武传(节选)》 两汉·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传记赞美写人

659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660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劝谏寓理

* 关于身何处的诗词 描写身何处的诗词 带有身何处的诗词 包含身何处的古诗词(15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