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轩轩的诗词(1392首)

881 《题足轩诗》 宋·朱翌

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882 《金秀轩诗》 宋·朱翌

金秀皆垂颖,山园特有光。
牵牛高晕碧,滴露小匀黄。
老读离骚传,儿寻急就章。
杜门观化物,吾得傲羲皇。

883 《题刘宪十君子轩》 宋·朱翌

北极元轩气,受命惟尔独。
四方散子孙,万时异闽蜀。
戴谱六十一,岩谷无遗录。
段记三十九,冥搜出隐伏。

884 《题孙倅面山轩诗》 宋·朱翌

举头直北看青山,低头真下觑黄卷。
黄卷辛勤有时厌,青山於人保不变。
山作主人我为客,主人看客长不倦。
今代风流漱石公,吏事直以儒雅缘。

885 《揖翠轩》 宋·朱翌

篛笠蓑衣一叶舟,西风吹我与同游。
洋洋盈耳松声乱,亹亹逼人山翠浮。
讲罢已闻花雨落,心清暗与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机久,一饱关门相对休。

886 《春草轩辞》 元·杨维桢

春辉庭下春云暖,春草轩前草长短。
中有百岁宜男花,一色青蚨缀枝满。
青蚨子母生死恩,草有灵芝生孝门。
春辉照人春不老,芝草阑干芝有孙。

887 《春草轩》 元·杨维桢

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
皓发在堂上,游子今已归。
大儿佩紫绶,小儿著绯衣。
严君亲受礼,慈母旧断机。
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
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

888 《题谢氏一勺轩》 元·杨维桢

一勺水,不满斗。
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889 《芝秀轩词四首》 元·杨维桢

芝秀兮煌煌,罗生兮满堂。
紫云烟囷兮如盖,露湛湛兮沐芳。
美美夫人兮贤姱,集灵瑞兮未类。
芝何为兮为秀,匪植以生兮匪培以茂。

890 《半云轩诗》 元·杨维桢

我有山中屋,与云相伴之。
云去何所去?云归何所归?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一动与一静,阴阳互根依。
是为古心法,我儒不能非。

891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签上人半云轩》 元·杨维桢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竂。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天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892 《松月轩》 元·杨维桢

丈人爱青松,手植西门内。
风声度玉笙,林影翻朱鹭。
仙鬼夜读骚,衣客秋吟句。
丈人燕坐余,海月生东树。

893 《乙酉四月二日与蒋桂轩伯仲诸友同泛震泽大小》 元·杨维桢

江国春归夏云孟,十日五日风雨横。
具区摆阖浪如山,吴儿善泅并敢榜。
今朝气候昨不同,湖头无雨兼无风。
小施祠前棹讴发,楼船下水如游龙。

894 《题碧藻轩》 明·唐寅

画堂基构画船通。
碧水涟漪碧藻丛。
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
帘垂菡萏花开上。
鱼戏栏杆倒影中。
试倩诗人略评品。
不妨唤作水晶宫。

895 《宜秋轩桂》 明·杨基

宜秋轩东一株桂,香叶婆娑拥寒翠。
秋堂夜静风满帘,时觉幽芳来拂鼻。
清晨曳履访幽独,一径青苔双户闭。
离离嫩蕊罥虫丝,蔌蔌轻花落深砌。

896 《宜秋轩梅》 明·杨基

万松岭上梅千树,踏雪年年看花去。
湖边十里翠裙腰,尽是看花醉眠处。
花今憔悴不如前,人亦飘零二十年。
梦魂不到西湖上,春色自绕南枝边。

897 《梦绿轩(有序)》 明·杨基

余与徐君幼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楹,余居西
楹。
又尝赋诗曰:“梦里绿阴幽草,画中春水人家。
何处江南风景,莺啼小雨飞花。

898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宋·王珪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899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宋·王珪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沈阁尚应留。

900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图》 宋·王珪

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郑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梦忆清溪知几曲,醉寻危磴欲三休。
何时又赐通中枕,与对云山尽日留。

* 关于轩轩的诗词 描写轩轩的诗词 带有轩轩的诗词 包含轩轩的古诗词(13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