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声的诗词(2770首)

121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唐·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边塞战争将士

122 《杂曲歌辞·悲哉行》 唐·白居易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123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唐·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124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 唐·李廓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抒情

125 《杂曲歌辞·暗别离》 唐·刘氏瑶

槐花结子桐叶焦,单飞越鸟啼青霄。
翠轩辗云轻遥遥,燕脂泪迸红线条。
瑶草歇芳心耿耿,玉佩无声画屏冷。
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
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126 《杂曲歌辞·乐府》 唐·顾况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
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
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127 《杂曲歌辞·火凤辞》 唐·李百药

歌声扇里出,妆影扇中轻。
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鄣声。
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
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

128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白居易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129 《杂曲歌辞·杨柳枝》 唐·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130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抒情

131 《杂曲歌辞·踏歌词》 唐·谢偃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132 《新曲二首》 唐·长孙无忌

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
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
玉珮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
转目机心悬自许,

133 《奉和禁苑饯别应令》 唐·褚亮

大藩初锡瑞,出牧迩皇京。
暂以绿车重,言承朱传荣。
舒桃临远骑,垂柳映京营。
惠化宣千里,威风动百城。

134 《陇头水》 唐·杨师道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135 《侍宴莎册宫应制得情字》 唐·许敬宗

三星希曙景,万骑翊天行。
葆羽翻风队,腾吹掩山楹。
暖日晨光浅,飞烟旦彩轻。
塞寒桃变色,冰断箭流声。
渐奏长安道,神皋动睿情。

136 《结客少年场行》 唐·虞世南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137 《飞来双白鹤》 唐·虞世南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
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138 《赋得慎罚》 唐·虞世南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139 《古意六首》 唐·王绩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怀才不遇心理

140 《踏歌词三首》 唐·谢偃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哲理

* 关于轻声的诗词 描写轻声的诗词 带有轻声的诗词 包含轻声的古诗词(27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