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轻鸿的诗词(519首)

61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宋·苏辙

至後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62 《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 宋·杨冠卿

荒江落日孤鸿影,远趁幽人踏月来。
雪屋云林淡相对,月边依约有寒梅。

63 《徐森玉丈[鸿宝]间道入蜀话别》 当代·钱钟书

春水生宜去,青天上亦难。
西江望活鲋,东海羡逃鳗。
送远自崖返,登高隔陇看。
围城轻托命,转赚祝平安。

64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 宋·戴表元

炎方有朱鸟,璀璀颜色异。
土人目为凤,信尔可安致。
生雏固当奇,千岁会一致。
纷纷鸿燕期,寂寂非我事。

65 《秋日即目》 唐·李世民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初中文言文游记写景抒怀怀才不遇

66 《初秋夜坐》 唐·李世民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
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
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67 《杂曲歌辞·游子吟》 唐·顾况

故枥思疲马,故巢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68 《杂曲歌辞·古离别》 唐·姚系

凉风已袅袅,露重木兰枝。
独上高楼望,行人远不知。
轻寒入洞户,明月满秋池。
燕去鸿方至,年年是别离。

69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唐·许敬宗

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
昆明秋景淡,岐岫落霞然。
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
叶动罗帷飏,花映绣裳鲜。

70 《赋得慎罚》 唐·虞世南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71 《古意六首》 唐·王绩

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
月下横宝琴,此外将安欲。
材抽峄山干,徽点昆丘玉。
漆抱蛟龙唇,丝缠凤凰足。

怀才不遇心理

72 《酬郑沁州》 唐·刘祎之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缉图昭国典,按部留宸瞩。
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
芸书暂辍载,竹使方临俗。

73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 唐·任希古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构天。

牡丹

74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75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唐·骆宾王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76 《蜀路二首》 唐·张说

云埃夜澄廓,山日晓晴鲜。
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磷磷含水石,幂幂覆林烟。
客心久无绪,秋风殊未然。

77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李乂

东城结宇敞千寻,北阙回舆具四临。
丽日祥烟承罕毕,轻荑弱草藉衣簪。
秦商重沓云岩近,河渭萦纡雾壑深。
谬接鹓鸿陪赏乐,还欣鱼鸟遂飞沉。

78 《同工部李侍郎適访司马子微》 唐·沈佺期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云藻。
上言华顶事,中问长生道。
华顶居最高,大壑朝阳早。
长生术何妙,童颜后天老。

79 《洛州萧司兵谒兄还赴洛成礼》 唐·沈佺期

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
来成鸿雁聚,去作凤凰飞。
细草承轻传,惊花惨别衣。
灞亭春有酒,岐路惜芬菲。

80 《灵云池送从弟》 唐·王维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
自叹鶺鴒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乐府农民

* 关于轻鸿的诗词 描写轻鸿的诗词 带有轻鸿的诗词 包含轻鸿的古诗词(5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