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细的诗词(1030首)

981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宋·方回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
今岁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传轲。

982 《涌金门城望五首》 宋·方回

萧条垂柳映枯荷,金碧楼空水鸟过。
略剩繁华犹好在,细看冷淡奈愁何。
遥知堤上游人少,渐觉城中空地多。
回首太平三百载,钱王纳土免干戈。

983 《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 宋·方回

苍颜未怯冷风吹,过了残秋更自奇。
细嚼菊花吞美酒,閒拈柿叶写新诗。
繄谁屡贺参元火,与客仍消李远棋。
七十余龄能有几,开怀切勿皱愁眉。

984 《留题槃隐高士王子由书斋》 宋·方回

万宇横陈碧瓦齐,浓岚淡霭总诗题。
隔江烟树窗中细,过海风樯槛外低。
琴仅可弦星半缺,壁应欲画雪新泥。
南华卧读两三卷,犹喜晴檐日未西。

985 《寄题鹜源戴氏苍山歌》 宋·方回

大苍山,小苍山,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环。
万梅万竹万松柏,万岩万壑超人寰。

986 《送慵庵不及用韵奉寄》 宋·方回

东城追迹过西关,桥上纷纷送客还。
携酒踟蹰才水次,鸣珂躞蹀已云间。
摘茶贸食民尢窭,掘蕨烧畲土不閒。
细为明时问疲俗,往来亦足当游山。

987 《赠俞碧岩体仁刊图书》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画,五行之金刀为革。
两仪四象生□□,□初一圈为太极。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书,削木为方竹为册。

988 《秋晚感怀》 宋·方回

脱絺著褐事如何,啬暖饶寒岁易过。
□喜晚芳怜早谢,细看园菊验塘荷。
风霜天地秋声急,老病心情醉日多。
读破少年三万卷,枉将身世堕南柯。

989 《次韵赠吴羽士月湖大椿》 宋·方回

万事平生大道杯,恍然曾过望乡台。
荣华外物毛端细,飘忽阳神顶上回。
罗殿堪思蛮峤瘴,郁仪永谢劫池灰。
何□乞我刀圭剂,同见蟠桃几度开。

990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宋·方回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991 《宣公泉歌》 宋·葛绍体

几年废井城东衙,甃石缺裂洿淖多,奈此宣公初凿何。
宣公浩气辈孟轲,论谏仁义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992 《嚼梅》 宋·顾逢

冷灶无烟过午时,可怜童鹤望邻炊。
饥来细把梅花嚼,不信梅花不疗饥。

993 《卢进斋湖上韵》 宋·顾逢

潦倒江湖上,光阴梦里过。
黄金消酒债,白发苦诗魔。
风细松琴慢,天晴柳絮多。
断桥斜阳里,一路听笙歌。

994 《访金荪壁山居》 宋·顾逢

徐行策瘦筇,不觉过层峰。
隐者在何处,白云知几重。
细泉鸣碎石,远籁起高松。
只恐南天竺,夕阳催暮钟。

995 《雷峰寺听琴》 宋·顾逢

尽日山窗下,松风细细吹。
喜于同坐处,乐在听琴时。
幽几静相对,斜阳过不知。
江湖襟谊好,临别问来期。

996 《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 宋·郭印

华颠何见逼,强半百年身。
眼瞀交书过,心閒药物亲。
卫生元有术,却老未逢人。
此道须君至,寒灯子细陈。

997 《西洨晚归》 宋·李复

今日雨晴云出溪,疏林荒僻色愀凄。
杖藜出步洨水曲,白沙细草净无泥。
渔人截流张巨网,击水惊鱼鱼更迷。
儿童喜见鱼网重,得鱼贯柳毕提携。

998 《予细侍先人作邑夏阳元丰五年来摄是邑过瀵泉》 宋·李复

井邑依然旧物华,行穿溪树踏溪沙。
路傍故老遥惊认,十七年前县令家。

999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与众异,平生重交游,所得国无几。
昨者应茂才,西行觑朝美。
时当庆历初,选举宝多士。

1000 《和李东老韵》 宋·彭龟年

胸中尘虑厌多多,强把诗书细刮摩。
幸有长官怜拜起,苦无公事碍吟哦。
自惭俗驾争相逐,不识高轩肯见过。
天阔雁寒人又远,一杯相属意如何。

* 关于过细的诗词 描写过细的诗词 带有过细的诗词 包含过细的古诗词(10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