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迹的诗词(946首)

81 《舟过梅李吊族祖心闲翁墓(翁故无子,笃老茕》 明·钱谦贞

轻舟漫趁落潮东,为吊孤坟半亩中。
荒草断边人种麦,浮图高处鸟呼风。
生多寄迹眠僧院,死合招魂傍梵宫。
一束生刍一杯酒,几人曾酹若敖翁。

82 《过牛伏岭》 明·舒頔

牛伏岭高高且远,崎岖羊肠路百转。
仲冬跋涉汗流浆,每叹时危历艰险。
阴厓惨惨生悲风,极目四顾山巃嵸。
人生能着几两屐,踪迹不异无根蓬。

83 《过梅花室》 明·王绂

我曾泊棹西湖滨,千树万树梅花春。
孤山月照一篷雪,十里湖光如烂银。
兴豪对客酣清宴,达旦赓吟骋雄健。
灯前索纸呵手题,霜兔鏦锵冰满砚。

84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 明·徐勃

踪迹经年懒入城,满村麻苎绿阴晴。
蝶寻野菜飞无力,蚕饱柔桑啮有声。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清高学得南州隐,不忝吾宗孺子名。

85 《过黄叶庵》 明·雪溪映

郭西有竹庵,幽闲旷奇绝。
壁绿苔晕封,地走松根裂。
林鸟领法音,冢鬼飧禅悦。
秋池净若空,霜枫赤疑血。
晦迹简酬人,义无不了说。

86 《过桐君山》 明·张和

云断山疑合,川回路忽分。
秋声两岸叶,晓色万峰云。
旅雁冲帆度,寒蝉隔水闻。
严陵遗迹在,我欲问桐君。

87 《晚秋过相国寺怀然上人》 明·周藩宗正

与君结静因,回首俱陈迹。
缅忆山中游,岁景倏已夕。
秋飙飒空林,淡月来寒石。
兀坐亦何言,含情念畴昔。

88 《过太乙观贾生房》 唐·王维

昔余栖遁日。
之子烟霞邻。
共携松叶酒。
俱簪竹皮巾。

89 《白水山佛迹岩(罗浮之东麓也,在惠州东北二》 宋·苏轼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

90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 宋·苏轼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91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 宋·苏轼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欹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吊今。

92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 宋·苏轼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93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宋·苏轼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94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宋·苏轼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
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穠秀安可适。
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従之游,路有豺虎迹。

95 《与道原过西庄遂游宝乘》 宋·王安石

周顒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坡。
今日隐侯孙亦老,偶寻陈迹到烟萝。

96 《过刘贡甫》 宋·王安石

去年约子游山陂,今者仍为大梁客。
天旋日月不少留,称意人间宁易得。
天明径欲相就语,云雪填城万家白。
冬风吹鬣马更骄,一出何由问行迹。

97 《次韵刘著作过茆山今平甫往游因寄》 宋·王安石

华阳仙伯有茆卿,官府今传在赤城。
三鹤不归犹地胜,二君能到亦心清。
诗中慷慨悲陈迹,篇末殷懃奖後生。
遥想青云知可附,坐看闾巷得名声。

98 《过皖口》 宋·王安石

皖城西去百重山,陈迹今埋杳霭间。
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

99 《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 宋·范成大

浆家馈食槿为藩,酒市停骖竹庑门。
红树亭亭栖晚照,黄茅杳杳被高原。
饮溪有迹於菟过,掠草如飞朴渥翻。
车轨如沟平地少,饱帆天镜忆江村。

100 《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煮泉试日铸顾渚茶院有》 宋·陆游

行殿凄凉迹已陈,至今父老记南巡。
一泓寒碧无今古,付与闲人作主人。

* 关于过迹的诗词 描写过迹的诗词 带有过迹的诗词 包含过迹的古诗词(9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