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还琴的诗词(697首)

361 《齐天乐》 宋·利登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
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异乡故国

362 《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赠黄宰)》 宋·侯置

尘暗双凫,菊明山径,何妨倦羽知还。
最好是,诗翁醉后,瓶罄罍干。
一笑东风打耳,心无竞、远与春闲。
时时地,觅伴访梅,寻胜登山。

363 《凤凰台上忆吹箫(再用韵赠黄宰)》 宋·侯置

尘暗双凫,菊明山径,何妨倦羽知还。
最好是,诗翁醉后,瓶罄罍干。
一笑东风打耳,心无竞、远与春闲。
时时地,觅伴访梅,寻胜登山。

364 《忆旧游》 宋·彭元逊

记新楼试酒,上客回车,初识能歌。
几许怜才意,觉援琴意动,授间情多。
青鸾画下缥缈,烟雾隔轻罗。
还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双蛾。

365 《天香》 宋·危西麓

迟日侵阶,和风入户,朱弦欲奏还倦。
一幅鸾笺,五云飞下,赐予内家琴苑。
音随指动,犹仿佛、虞薰再见。
妙处谁能解心,和平自无哀怨。

366 《霜天晓角》 宋·吴淑真

塞门桂月。
蔡琰琴心切。
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
愁绝。
泪还北。
更与胡儿别。
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右听水云弹胡笳十八拍因而有作)

367 《八声甘州(寿张尚书)》 宋·詹玉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
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
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
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368 《蓦山溪》 宋·徐观国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
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么。
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
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处。

古文观止史论传记序文

369 《水调歌头(寿隐者·十一月初七)》 宋·梁大年

南极寿星现,佳气蔼庭除。
谁为绛人甲子,为我一轩渠。
恰喜亥成二首,还庆阳来七日,和气渐舒徐。
敬为图南祝,一瓣问兴居。

370 《鸳湖曲》 清·吴伟业

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
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
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371 《绮怀十六首》 清·黄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古诗三百首爱国壮志

372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向往归隐田园

373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唐·薛昭蕴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离别饮酒

374 《沁园春·恨》 清·郑板桥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豪放抒怀愤恨

375 《北山移文》 南北朝·孔稚珪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古文观止讽刺散文

376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写人美人

377 《胡笳十八拍》 两汉·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叙事长诗感伤人生乐曲

378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379 《恨赋》 南北朝·江淹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

哀伤幽怨遗恨

380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 关于还琴的诗词 描写还琴的诗词 带有还琴的诗词 包含还琴的古诗词(6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