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还阳的诗词(88首)

41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
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
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
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42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登封事已遥,大碑摧风雨。
灵坛久销秃,古木中梁柱。
峰峦至此尽,苍石无寸土。
俯视万仞高,悲辛但狂顾。

43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飞桥走岩居,茅屋今已破。
何年避世僧,此地常独卧。
秋风高鸟入,夜月寒猿过。
自非心已灰,静极生悲惰。

44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45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神夫化黄熊,神母化白石。
婴儿剖还父,涕泣何暇恤。
尔来三千岁,往事谁复识。
惟有少姨存,相望居二室。

46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从下平川。

47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宋·并叙

重重山前峰,上上终非顶。
行登众岭彻,始得山门迥。
高风惨多寒,落日侧先暝。
却视向所经,眇如在深井。

48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宋·张绍文

喜得归来席未安,又携书剑上江干。
莫陪亲戚话情愫,空指溪山说肺肝。
客路几程来杳杳,天涯二棹去漫漫。
故乡又被江云隔,写得诗成欲寄难。

49 《张楂翁自凤阳还钱唐赋此以寄》 宋·刘涣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
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
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
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50 《送梁传之从襄阳将母南还》 明·多炡

夫人城外汉江平,逐子南回五两轻。
路出鄢邙频雨雪,头槎鱼贱笋初生。

51 《送丁南羽还休阳》 明·陆弼

岁抄孤装出广陵,醉来丝竹易沾膺。
敝裘冷犯山城雪,短笮昏投水店灯。
酒及屠苏堪奉母,经将贝叶独依僧。
紫霄岩畔好明月,后夜思君第几层?

52 《送杨虚楼还任饶阳》 明·苏志皋

澹烟疏雨禁城秋,彰义门前古渡头。
欲把相思付流水,芦沟日夜总悠悠。

53 《送程子厚还新安(子厚精阴阳家,尝教授铅山》 明·陶安

於穆苍灵运,元化无始终。
垂象炳躔逡,积闰成岁功。
茫茫万古余,坐致理则同。
清台窥玉管,缇帷侯律筒。

54 《送刘学士守衡阳兼还故里》 宋·宋祁

名帖唐家十二时,囊封自乞阮咸麾。
三行牛酒过乡墅,九向云山驻使旗。
兰露夕薰欢洁膳,桂风秋遣怨丛枝。
不应晚计还台约,紫掖深沈伫演辞。

55 《送李易初还汶阳》 宋·贺铸

客宦怆离群,徐方复得君。
青衫初试吏,白面颇能文。
画舸浮春水,清樽醉舞裙。
它年会相访,分卧北山云。

56 《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宋·林逋

归路过东关,行行一锡间。
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
顶笠冲残叶,腰装歇暮湾。
香灯旧吟社,清思逐师还。

57 《送杜阳安奉亲还蜀二首》 宋·洪咨夔

访落方勤止,而翁苦掉头。
立几遗世独,行盍为王留。
日月驰双毂,乾坤寄一舟。
勿缘归计得,忘却纬边忧。

58 《送杜阳安奉亲还蜀二首》 宋·洪咨夔

买我归吴棹,扬君泝蜀旃。
虽为万里别,端有一家缘。
腊雪添新涨,春风减旧绵。
江山随处好,横槊小留连。

59 《还园宅奉酬华阳先生诗》 南北朝·沈约

早欲寻名山。
期待婚嫁毕。
二事虽云已。
此外复非一。

60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宋·郑獬

汪子文章何伟奇,如观天子乘舆仪。
怛然暴见殊惊疑,舌拄上腭两目痴。
定神屏气试引窥,渐识羽卫行相随。
金吾佽飞开中逵,横刀执矟铁马驰。

* 关于还阳的诗词 描写还阳的诗词 带有还阳的诗词 包含还阳的古诗词(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