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违中的诗词(620首)

61 《夜宿吴中承天寺》 明·陈汝言

因过城北寺,似与世相违。
疏雨生秋思,微云漏月辉。
鹤惊林外磬,萤点竹间衣。
悦悟谈玄旨,萧条共掩扉。

62 《南阁病中兼寄黄玄之》 明·黄褧

水市南头昼掩扉,衰容垂柳共依依。
雁来高阁春归尽,雀下闲门客过稀。
对酒花枝怜独卧,盍簪芳草念多违。
凭君为问清吟处,何日相从赋《采薇》。

63 《雪中送舒文质归广信》 明·蓝智

积雪千峰迥,空林一鸟归。
客愁南浦树,乡梦北山薇。
风雨荒茅屋,兵戈老布衣。
饥寒兼盗贼,出处寸心违。

64 《己巳闰九月十三夜梦中为游山诗》 明·祝允明

春观入西岫,区名意自别。
松岚结幽赏,虫鸟弄余悦。
花气韵苍沈,树肤落翠雪。
天行无尘染,丘卧自云洁。
心在道不违,未觉万物裂。
三爵已余酣,清心写泉月。

65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唐·王维

晚下兮紫微。
怅尘事兮多违。
驻马兮双树。
望青山兮不归。

66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宋·苏轼

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
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
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
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

67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宋·苏轼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68 《中隐堂诗(SS〗并叙)》 宋·苏轼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
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69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宋·苏轼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70 《中隐堂诗》 宋·苏轼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71 《南徐道中》 宋·范成大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
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
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
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72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宋·陆游

渡水得鱼舍,乞浆敲竹扉。
地偏花带恨,林暖鸟忘归。
独往非违世,幽居自息机。
晚来清兴极,更喜雨霏霏。

73 《湖中暮归》 宋·陆游

弄楫渔舟水溅衣,兴阑却傍柳边归。
风平别浦沈新月,日落前村锁夕霏。
乍起鹭行横野去,欲栖鸦阵暗天飞。
诗情自合江湖老,敢恨功名与愿违。

74 《怀中甫》 宋·文天祥

久要何落落,末路重依依。
风雨连兵幕,泥涂满客衣。
人间龙虎变,天外燕鸿违。
死矣烦公传,北方人是非。

75 《送河中司马待制》 宋·宋祁

从祀天坛歇翠薰,西门征軷怆离群。
暂违册府三重阁,先过楼船一曲汾。
賨炙击鱼开左席,戏壶争马宴中军。
鸛楼西北怀都思,尽日凭高不碍云。

76 《次韵七兄龟山道中》 宋·张耒

连山赴灵龟,石脚叠如积。
巍峨黄金刹,负此鳌背力。
孤舟系东风,淮雨暗春色。
朝来一怅望,别此岩下石。

77 《舟中杂纪 其五》 元·王冕

芦花藏别浦,柳树隔柴屝。
野鸟行行下,渔舟两两归。
只愁风俗变,不虑世情违。
旧日经行处,于今转觉非。

78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元·王冕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79 《臧郎中挽歌二首》 宋·司马光

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
践扬朝有籍,治行吏为师。
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
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

80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元·元好问

疏星淡秋明,阴霞绚朝映。
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
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 关于违中的诗词 描写违中的诗词 带有违中的诗词 包含违中的古诗词(6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