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迟声的诗词(942首)

41 《枕上闻布谷声》 宋·陆游

老去惟思日月迟,更堪青鬓总成丝。
无端催取流年去,最恨溪头布谷儿。

42 《谒金门·溪声急》 宋·晏几道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
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
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43 《小重山·络纬声残织翠丝》 宋·无名氏

络纬声残织翠丝。
金风剪不断、雁来时。
梦回缄泪寄征衣。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
心事有谁知。
黄昏常立尽、暗萤飞。
秋来无处不生悲。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44 《胜胜慢/声声慢》 宋·无名氏

严凝天气,近腊时节,寒梅暗绽疏枝。
素艳琼苞,盈盈掩映亭池。
雪中欺寒探暖,替东君、先报芳菲。
暗香远,把荒林幽圃,景致妆迟。

45 《和邵兴宗棋声》 宋·文同

二客与棋酬,寒声满侧楸。
急因随行发,断为见迟休。
花下莺翻翼,林间鹤转头。
丁丁竹楼下,不独在黄州。

46 《腊雪次迟韵》 宋·苏辙

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
谷豆入高廪,薪蒸转十輈。
纷纷了岁事,闵闵念农畴。
家有二顷田,一顷种米麰。

47 《声声慢·莺围橙径》 宋·吴文英

莺围橙径,鲈跃莼波,重来雨过中秋。
酒市渔乡,西风胜似春柔。
宿舂去年村墅,看黄云、还委西畴。
凤池去,信吴人有分,借与迟留。

48 《迟归》 明·唐寅

大雪寻梅好写诗,隔江友家泛金扈。
因观赤壁两篇赋,不觉苏州夜半时。
城上将军原有令,江南才子本无知。
贤侯若问真消息,也有声名在凤池。

49 《菩萨蛮·杨花飞尽莺声涩》 宋·赵长卿

杨花飞尽莺声涩。
杜娟唤得春归急。
病酒起来迟。
娇慵懒画眉。
宝奁金鸭冷。
重唤烧香饼。
著意炼龙涎。
纤纤手逴烟。

50 《有禽声急而似可晓乡人以催税目之其声亦颇类》 宋·廖行之

怪底微禽似有知,区区舌吻竟奚为。
欲将终日能鸣巧,深为当时远害思。
布谷尚应勤播种,春畦何事较公私。
谁如独占催科考,无复阳城恨拙迟。

51 《留别邢大声昆仲》 宋·赵蕃

再岁春风把酒杯,今年更觉倍迟回。
海棠消息知渠负,杨柳风流笑我衰。
舟过重湖定安否,书来一纸勿悠哉。
是身老矣腰仍折,宁待田园归未来。

52 《十三日逆风舟行甚迟》 宋·赵蕃

昨夜纵风几丧生,今朝溯水颇留行。
细看汹涌收帆脚,孰若夷犹听桨声。
客路了知难数傲,长年谓我勿多惊。
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

53 《用栾魁声道寄李后林韵寄声道》 宋·姚勉

一叶梧桐唤动秋,分投閒散亦无邮。
超逾未羡诏金马,迟钝不妨骑土牛。
天爵夐殊人爵贵,伪心那似德心休。
读书岂为荣身计,何必三公要黑头。

54 《玉漏迟 答南乐令周斡臣来篇》 元·王恽

竹林幽思杳。
栖迟自叹,离群孤岛。
万里云翔,海树去相依*。
邻笛一声唤起,忆共听、朱丝雅调。

55 《雪声》 宋·王铚

飞满前村夜不知,凭风声与静相宜。
银釭志士诗成后,玉枕佳人梦觉诗。
乍听打窗投米急,想同糁径落梅迟。
孤舟曾向江湖宿,清入寒芦韵更奇。

56 《再和雪声》 宋·王铚

天上威仪地岂知,六花寒路夜偏宜。
半空环佩朝元罢,满地珠玑按舞时。
簌簌初随风更急,萧萧却杂霰俱迟。
房公松竹分清俗,除却天声总未奇。

57 《琵琶》 唐·李世民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
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58 《相和歌辞·铜雀妓》 唐·朱放

恨唱歌声咽,愁翻舞袖迟。
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

59 《舞曲歌辞·白纻歌二首》 唐·王建

天河漫漫北斗粲,宫中乌啼知夜半。
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60 《杂曲歌辞·悲哉行》 唐·白居易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 关于迟声的诗词 描写迟声的诗词 带有迟声的诗词 包含迟声的古诗词(9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