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君者的诗词(522首)

61 《都下送辛大之鄂》 唐·孟浩然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送别思乡

62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唐·柳宗元

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
无乎内而饰乎外,则是设覆为阱也,祸孰大焉;有乎内而不饰乎外,则是焚梓毁璞也,诟孰甚焉!于是有切磋琢磨、镞砺栝羽之道,圣人以为重。
豆卢生,内之有者也,余是以好之,而欲其遂焉。
而恒以幼孤羸馁为惧,恤恤焉游诸侯求给乎是,是固所以有乎内者也。

送别序文文学

63 《稼说送张琥》 宋·苏轼

曷(盍)
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送别劝勉寓理

64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唐·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送别宴饮祝福

65 《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 宋·洪咨夔

去年为君来,明廷峙鸾鹄。
今年为亲归,蚕市苦思蜀。
扶舆出修门,万里宛在目。
大江六月寒,风饱帆数幅。

送别思亲

66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明·王祎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67 《鸣凤行赠杨给事惟仁》 明·丰坊

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
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
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不可回躯已裂。
安得长遇越勾践,式蛙厉士皆激烈。

68 《送朱典卿履常参学》 宋·王迈

文章久矣乏正气,作者付谁传位置。
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
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
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

69 《八声甘州》 宋·何梦桂

至旦再期矣。
夹谷按察签事行部,识拔于稠众人中,使下六邑,按问脏状,阅实以闻,自此声誉猎猎如日起。
壬午秋,省台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阅岁而后归,归则诸公已列剡交荐矣。
C42F麾载道,凡六七年间,蒙被休泽,而歌颂勋德于祖帐之下,骈肩累迹,不特如老书生一人而已。

宋词三百首无奈思念

70 《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宋·张舜民

玉麈助清谈,金貂饰高位。
二物已杀身,无剥生民利。
君为使者官,犹作农夫事。
随轩载畚插,一心惟度地。

71 《送陈七赴西军》 唐·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离别赞扬友人愤懑

72 《送李顺文》 明·李延兴

维齐古青州,其地山水秀。
尝遭国大侵,夹辅犹腋肘。
宅土称上腴,财赋等浙右。
奇阃久乃隳,完城失封守。

73 《费凤别碑诗》 两汉·石勋

君讳凤。
字伯萧。
梁相之元子。
九江太守之长兄也。

古诗十九首咏物抒怀失意

74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75 《送于丹移家洺州》 唐·王建

忆昔门馆前,君当童子年。
今来见成长,俱过远所传。
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如彼贩海翁,岂种溪中田。

传说故事

76 《辞唱歌》 唐·韩愈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
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
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

77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78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宋·欧阳修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牵。

79 《送项平甫倅池阳》 宋·姜夔

项侯声名天宇窄,与君俱是荆湖客。
向来相闻不相值,长安城中乃相识。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知君笔墨与性合,妙处突过苏李前。

80 《次韵奉送公定》 宋·黄庭坚

去年君渡河,枣下实离离。
今年君渡河,剥枣咏豳诗。
直缘恩义重,不惮鞍马疲。
诗书半行李,道路费岁时。

* 关于送君者的诗词 描写送君者的诗词 带有送君者的诗词 包含送君者的古诗词(5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