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逍遥性的诗词(135首)

61 《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 唐·李端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
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
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62 《谒李尊师》 唐·奚贾

万物返常性,惟道贵自然。
先生容其微,隐几为列仙。
炼魄闭琼户,养毛飞洞天。
将知逍遥久,得道无岁年。

63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唐·权德舆

杳杳尘外想,悠悠区中缘。
如何战未胜,曾是教所牵。
远郊有灵峰,夙昔栖真仙。
鸾声去已久,马迹空依然。

古文观止叙事寓理

64 《踏潮歌》 唐·刘禹锡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
轰如鞭石矻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
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

65 《赠殷山人》 唐·张籍

郁郁山中客,知名四十年。
恓惶身独隐,寂寞性应便。
世业公侯籍,生涯黍稷田。
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

66 《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 唐·白居易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67 《养拙》 唐·白居易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
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
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
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尊。

68 《犬鸢》 唐·白居易

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
门前何所有,偶睹犬与鸢。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腹舒稳贴地,翅凝高摩天。

69 《读庄子》 唐·白居易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蛇虫。

70 《东湖二首》 唐·李群玉

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
波闲鱼弄饵,树静鸟遗翎。
性野难依俗,诗玄自入冥。
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

71 《孤雁》 唐·陆龟蒙

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
哀鸣慕前侣,不免饮啄晏。
虽蒙小雅咏,未脱鱼网患。
况是婚礼须,忧为弋者篡。

72 《句》 唐·褚载

相逢多是醉醺然,应有囊中子母钱。
(下见《海录碎事》)
有兴欲沽红曲酒,无人同上翠旌楼。
星斗离披烟霭收,玉蟾蜍耀海东头。

73 《奉和袁使君高,郡中新亭会张炼师昼会二上人》 唐·皎然

置亭隐城堞,事简迹易幽。
公性崇俭素,雅才非广求。
傍檐竹雨清,拂案杉风秋。
不移府中步,登兹如远游。
坐觉诗思高,俯知物役休。
虚寂偶禅子,逍遥亲道流。
更闻临川作,下节安能酬。

74 《支公诗》 唐·皎然

支公养马复养鹤,率性无机多脱略。
天生支公与凡异,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来天上仙,为僧却下人间寺,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唯许逍遥篇。
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75 《支公诗》 唐·皎然

支公养马复养鹤,率性无机多脱略。
天生支公与凡异,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来天上仙,为僧却下人间寺,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唯许逍遥篇。
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76 《补沈恭子诗》 唐·陆龟蒙

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
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
我亦小国胤,易名惭见优。
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

77 《满庭芳·人生七十》 元·马钰

人生七十,罕希寿数。
我今四旬有五。
一个形骸便是七分入土。
其馀晚霞残照,遇风仙、才方省悟。

78 《满庭芳·莫觅东西》 元·谭处端

莫觅东西,休搜南北,玄真只在身中。
万缘齐断,神气始和冲。
只要君心慷慨,慧刀举、劈破昏蒙。
还知否,般般撒手,性命可圆容。

79 《酹江月》 元·刘处玄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
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
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
真通道德,*却死沉阴路。

80 《水龙吟·宦途驰骤心贪职》 元·刘志渊

宦途驰骤心贪职。
官事何时能毕。
力饶射日,名高为复,到今何济。
休道功名遂。

* 关于逍遥性的诗词 描写逍遥性的诗词 带有逍遥性的诗词 包含逍遥性的古诗词(1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