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透行的诗词(321首)

21 《踏莎行(约云庵寻梅)》 宋·侯置

雪意初浓,云情已厚。
黄昏散尽扶头酒。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携手。
从教策策轻寒透。
亭儿直下玉生烟,暗香归去沾襟袖。

22 《踏莎行(约云庵寻梅)》 宋·侯置

雪意初浓,云情已厚。
黄昏散尽扶头酒。
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
休更熏香,且同携手。
从教策策轻寒透。
亭儿直下玉生烟,暗香归去沾襟袖。

23 《桃花行》 清·曹雪芹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24 《菩萨蛮·晦庵老子修行久》 宋·李处全

晦庵老子修行久。
问禅金粟曾回首。
截竹是禅机。
吹破粟玉枝。
西湖秋好处。
承得昭阳露。
香透月轮低。
来薰打坐时。

25 《踏莎行·凤髻堆鸦》 宋·张魁

凤髻堆鸦,香酥莹腻。
雨中花占街前地。
弓鞋湿透立多时,无人为问深深意。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如何不倩鳞鸿去。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不管闲公事。

26 《临江仙·每日行持都不是》 元·王哲

每日行持都不是,今朝顿觉舒宽。
□和交媾聚成团。
婴儿投姹女,虎绕与龙蟠。
四象同房搓玉线,一穿透过金丹。
自然光艳出泥丸。
有言言不尽,无说说非难。

27 《行香子 行化》 元·王处一

遇行缘,逢知友。
法水浇心,滴滴灵明透。
收在炉中无外走。
二气升腾,颠倒祥辉凑。
贯泥丸,通肘后。
昼夜殷勤,不许纤毫漏。
夺得玄珠呈好手。
云步青霄,大道方成就。

28 《透碧霄》 宋·朱叔大

初疑石壁无行路,已转方知透碧霄。
茶鼎快烹泉窦月,酒杯低吸海门潮。
乾坤浩荡乡心远,岁月苍忙客鬓凋。
欲约洪崖同一笑,满山竹□自萧萧。

29 《吴姬留客行》 明·王绂

吴姬年少才十六,能抱琵琶唱新曲。
愁连山黛锁青蛾,汗透霞绡湿香玉。
问郎今去宿谁家,郎须听妾弹琵琶。
吴城有酒不肯住,巴姬未必颜如花。

30 《爆竹行》 宋·范成大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31 《送吴盬丞季行知简州》 宋·杨万里

勋烈涪阳异姓王,手扶西极汉天长。
有孙文武千人杰,透纸风骚万字香。
小涉移中公事笔,又怀剑外史君章。
同朝多日相从少,不唱阳关也断肠。

32 《廷透用进退韵格赋奉祠喜罢感思诗次韵》 宋·周必大

寿宫均逸跨三年,谏纸停书剩几番。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
东华行踏京尘软,南涧休贪钓石温。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

33 《小雪前三日锺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 宋·洪咨夔

小窗无欠亦无余,一榻翛然雪透肤。
收拾故书藏恰好,怕人写入凤山图。

34 《舟行适兴》 宋·白玉蟾

天知一舸过扶胥,排办千山作画图。
暮霭催诗归彩笔,秋光入酒透冰壶。
篙头点水月破碎,云脚行天星有无。
岸柳江枫共招手,西风吹我出贲隅。

35 《蒙城早行》 宋·王之道

残月千家闭,荒城万窍号。
举头华盖近,回睇启明高。
野迥霜迎面,风清冷透袍。
十年河上路,从此步金鳌。

36 《涪州荔子园行和友人韵》 宋·程公许

愁云暖日愁无边,荔枝园下客舣船。
呜呼宴安毒於鸩,燎原戒之爝火燃。
杨家妖女去复入,开元治乱翻覆间。
绿云一楼天上去,食自不旨寝不安。

37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药糜。
青阳动新晴,兀兀厌坐驰。
静闻箫鼓闹,翠幰行春堤。
柔风吹帘旌,杲日浮屏缇。

38 《踏莎行·大道无名》 元·王哲

大道无名,害风有作。
踏莎行里成欢乐。
因缘脚脚修练成,莲花步步相随著。
透出清泉,上冲碧落。
成雯结盖须磅礴。
外馨接引好辉光,内明

39 《踏莎行 咏烧香》 元·王哲

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性分明是。
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袅呈祥瑞。
上彻云霄,高分真异。
成雯作盖包玄旨。
金花院里得逍遥,玉皇

40 《玉堂春·得得修行》 元·王哲

得得修行,有令捷径走。
子午俱无,何须卯酉。
只用两珍,於余堪厮守。
铅汞从教结作*。
凭则成丹,般般尽总透。
摆正真风,名传不朽。
搜出元初,那个为的友。
到此方知是彻头。

* 关于透行的诗词 描写透行的诗词 带有透行的诗词 包含透行的古诗词(3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