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书尺的诗词(143首)

121 《雷州八首?此为秦观作?》 宋·苏轼

白发坐钩党,南迁濒海州。
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
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
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

122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宋·苏轼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余杭,始皇所舍舟也。

123 《秋娘诗并序》 唐·杜牧

杜秋,金陵女也。
年十五为李锜妾。
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

124 《答客》 宋·宋祁

承明年老厌文书,尺奏朝通暮剖符。
数领近藩君莫笑,犹胜长被鬼揶揄。

125 《寄李端叔二首》 宋·张耒

束发闻至道,荣辱久齐观。
中年婴世故,已复傲忧患。
闲居虽荒寂,几杖颇清晏。
悠悠闲晷景,草草贫寝饭。

126 《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宋·蔡襄

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
何为别眉字,於今十四春。
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
归来解组绂,宴处頤精神。

127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宋·苏辙

尺书千里至,辍食手自开。
将卜东南居,故乡非所怀。
勿言湖山美,永与平生乖。
鸿雁秋南来,及春思故栖。

128 《游景仁东园》 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129 《华亭风月堂避暑》 宋·王之道

大哉天休何穹窿,惟王配天居域中。
东西南北乃四裔,盛德可使车书同。
吾皇中兴继商武,小雅不复歌车攻。
年来幽障灭烽燧,梯航航里来夷戎。

130 《吴下竹枝歌七首》 元·杨维桢

三箬春深草色齐,花间荡漾胜耶溪。
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马行春驻大堤。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木兰风起飞花急,只逐越来溪上流。

131 《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明·刘基

君不见吴山削成三百尺,上有流泉发苍石。
冷卿以之调七弦,龙出太阴风动天。
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
玲然穿崖达幽谷,竽籁飕飕振乔木。

132 《依韵和李评文思》 宋·强至

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133 《用赠朴翁旧韵二诗送徐南卿南归》 宋·陈造

飞鹏尺鷃计穷通,今古幽人一笑中。
等是劳生浮大块,谁能诡遇诧良工。
书堪引睡聊遮眼,酒可祛愁胜作公。
此意平章有同社,绝怜相望马牛风。

134 《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 宋·赵蕃

吾友周信道,坐思终死穷。
眼中宁复有,地下亦难同。
梦绝西州路,愁闻北固鸿。
并游惟伯厚,还愧尺书通。

135 《自玉山归竹隐投宿广平院》 宋·赵蕃

久客倦城市,薄言归田庐。
秣马待日斂,颠风忽来俱。
横策径成去,扑扑埃满须。
晴雷隐虚空,数雨如投珠。

136 《木稼》 宋·方岳

春日电光飞霹雳,元日奇寒雪盈尺。
销琼融玉夜色凝,赑屃穹林矗僵立。
鲛人泪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
霜皮溜雨冻不解,无人报与春风知。
晓光穿漏晴相射,锐士衔枚甲初卸。
山人不读五行书,未省木冰吁可怕。

137 《次李信州七十韵》 宋·华岳

挺挺万人杰,堂堂间世贤。
胸中兵十万,足下客三千。
扬赋希三叹,坡诗和百篇。
锦囊华似衮,采笔大如椽。

138 《为石醉六题其师江建霞京卿遗墨册》 近代·陈三立

建霞振奇人,矫如六尺骢。
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
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
当年聚辇下,逐队尘蒙蒙。

139 《送徐兄访陈宰》 宋·叶茵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修门。
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140 《观瀑布图》 宋·刘宰

仰观山模糊,俯视山历历。
见卑不见高,此恨通今昔。
观者笑且言,画手非用力。
安知画工心独苦,世上悠悠几人识。

* 关于通书尺的诗词 描写通书尺的诗词 带有通书尺的诗词 包含通书尺的古诗词(1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