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制的诗词(288首)

41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唐·王维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
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
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
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

42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唐·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43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相国制文)》 唐·杜甫

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
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44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唐·钱起

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
石林飞栋出,霞顶泰阶平。
拂曙銮舆上,晞阳瑞雪晴。
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45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唐·皇甫冉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
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
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46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 唐·韦济

陆海披晴雪,千旗猎早阳。
岳临秦路险,河绕汉垣长。
行漏通鳷鹊,离宫接建章。
都门信宿近,歌舞从周王。

47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48 《和席八十二韵(元和十一年,夔与愈同掌制诰)》 唐·韩愈

绛阙银河曙,东风右掖春。
官随名共美,花与思俱新。
绮陌朝游间,绫衾夜直频。
横门开日月,高阁切星辰。

隐居孤独

49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同宿话旧感怀》 唐·白居易

闲宵静话喜还悲,聚散穷通不自知。
已分云泥行异路,忽惊鸡鹤宿同枝。
紫垣曹署荣华地,白发郎官老丑时。
莫怪不如君气味,此中来校十年迟。

离别思乡江南怀人

50 《禁中法会应制》 唐·广宣

天上万年枝,人间不可窥。
道场三教会,心地百王期。
侍读沾恩早,传香驻日迟。
在筵还向道,通籍许言诗。
空愧陪仙列,何阶答圣慈。
从今精至理,长愿契无为。

51 《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 唐·广宣

庆寿千龄远,敷仁万国通。
登霄欣有路,捧日愧无功。
仙驾三山上,龙生二月中。
修斋长乐殿,讲道大明宫。
此地人难到,诸天事不同。
法筵花散后,空界满香风。

52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唐·许敬宗

爽气申时豫,临秋肆武功。
太液荣光发,曾城佳气融。
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
讲艺遵先fN,睹德畅宸衷。

53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赵彦伯

出豫垂佳节,凭高陟梵宫。
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
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
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颂歌

54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因状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 唐·尉迟汾

雄雄天之中,峻极闻维嵩。
作镇盛标格,出云为雨风。
瑞时物不疠,顺泽年多丰。
加高冠四方,视秩居三公。

乐府少年壮志组诗

55 《折丹桂(端复受官并序·通奉尝欲为先硕人篆帔,命为诗语,某献语曰:)》 宋·程大昌

“诗礼为家庆,貂蝉七叶余。
庭闱称寿处,童稚亦金鱼。
”通奉喜,自为小篆,缀珠其上。
今此小孙端复以近制奏官,感记旧事,为词以歌之,曼往为弟侄一笑。

古诗三百首春天写雨忧愁

56 《明月照高楼慢(中秋应制)》 宋·万俟咏

平分素商。
四垂翠幕,斜界银潢。
颢气通建章。
正烟澄练色,露洗水光。

写人美人赞美

57 《三台·清明应制》 宋·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宋词三百首春天清明节写景

58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唐·贺知章

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59 《奉和受图温洛应制》 唐·牛凤及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谿。
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
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
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
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
第一百卷

60 《留守待制视学》 宋·石介

艺祖与王地,诸侯布教宫。
冠缨临晓集,文雅与时隆。
泮水差差绿,春沂习习风。
袍辉了衿动,旗映讲纱红。

* 关于通制的诗词 描写通制的诗词 带有通制的诗词 包含通制的古诗词(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