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天处的诗词(689首)

81 《东西二林寺流水》 唐·贯休

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
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
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

82 《怀武陵因寄幕中韩先辈、何从事》 唐·齐己

武陵嘉致迹多幽,每见图经恨白头。
溪浪碧通何处去,桃花红过郡前流。
常闻相幕鸳鸿兴,日向神仙洞府游。
凿井耕田人在否,如今天子正征搜。

83 《鹧鸪天》 宋·朱敦儒

通处灵犀一点真。
堪随紫橐步红茵,个中自是神仙住,花作帘栊玉作人。
偏淡静,最尖新。
等闲舞雪振歌尘。
若教宋玉尊前见,应笑襄王梦里寻。

84 《念奴娇(和徐尉游石湖)》 宋·陈三聘

扁舟此计,问当年、谁与寻盟鸥鸟。
许国勋名彝鼎在,风月不妨吟笑。
碧草台边,红云溪上,寿杖扶诗老。
水浮天处,未应俗驾曾到。

85 《卓牌儿(春晚)》 宋·万俟咏

东风绿杨天,如画出、清明院宇。
玉艳淡泊,梨花带月,胭脂零落,海棠经雨。
单衣怯黄昏,人正在、珠帘笑语。
相并戏蹴秋千,共携手、同倚阑干,暗香时度。

86 《齐天乐》 宋·姚云文

柳花引过横塘路,萦回曲蹊通圃。
插槿编篱,挨梅砌石,次第海棠成坞。
吟筇独拄。
待寻访斜桥,水边窥户。

87 《长沙劝耕》 宋·真德秀

鞠育当知父母恩,弟兄更合识卑尊。
孝心尽处通天地,善行多时福子孙。

88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 宋·柴望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归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89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 宋·刘宰

细柳真将军,劲气可立懦。
向来拯时危,功略天下半。
屡诏不肯起,出处县自断。
十载山泽游,万念春冰涣。
何当求识面,介子同里闬。

90 《题天章》 宋·刘诰

逸少兰亭六百年,别营楼阁奉金仙。
琅函帝赐三朝笔,貌座僧谈二祖禅。
山怪有时浑露石,地灵无处不通泉。
尘心未悟真如理,空爇晨炉一篆烟。

91 《朱子庵》 宋·宋煜

仙人自昔好楼居,怪石棱层倚碧虚。
见说通天中有路,世间何处觅飙车。

92 《读通鉴杂兴》 宋·孙应时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93 《通旟(七言绝句一百首,录十首)》 明·阮汉闻

九天为正旧劳臣,铁岭江陵袚濯新。
千古几多功罪事,重轻疑处剖须真。

94 《送少司成朱文石之金陵》 明·俞文献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
请看松柏参天处,翠辇当年竟日停。

95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宋·苏轼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96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宋·苏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97 《赠医者邹放》 宋·秦观

百工皆圣作,惟医有书传。
绪余起人死,妙处实通天。
邹子本淮海,弱龄加讨研。
岐扁逢卷中,遂知百病先。

98 《赠清逸魏閒处士》 宋·宋祁

奕世依岩石,褒恩下帝庭。
姓名高士传,父子少微星。
池溜遥通涧,家林近带坰。
分明诏书意,天极赐鸿冥。

99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复庵》 宋·黄庭坚

舂粮出求仁,行李弥宇宙。
久客渺愁人,马饥仆夫瘦。
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禾黍锄其骄,牛羊鞭在後。
隐几天籁寒,六凿忽通透。

100 《题毗陵僧舍二首之一》 宋·贺铸

古寺相留跨两年,穷通出处固天然。
短檠灯火掩书卷,屡听芭蕉夜雨眠。

* 关于通天处的诗词 描写通天处的诗词 带有通天处的诗词 包含通天处的古诗词(68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