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意的诗词(1316首)

841 《尧庙》 宋·刘克庄

帝与天同大,天存帝亦存。
桑麻通绝徼,箫鼓出深村。
水至孤亭合,山居列岫尊。
尚馀土阶意,樵牧践篱藩。

842 《竹溪惠白雕三绝》 宋·刘克庄

白雪通身洁,丹砂傅顶红。
赠余有深意,鹇义与闲通。

843 《杂咏一百首·列子》 宋·刘克庄

肉身无羽翼,那有许神通。
会得泠然意,人人可御风。

844 《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以任侠为事》 宋·王令

嗟吾为颛蒙,木朴无所思。
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
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
尝为富贵易,有如涂上泥。

845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宋·王令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846 《冬阴寄满子权》 宋·王令

玄云载雨惜不下,北风吹急水相黏。
周遮覆盖不通透,锢结已厚难披燖。
微阳未复老阴壮,计去暖律时犹淹。
青天何可一日失,渐恐此去无由瞻。

847 《奉寄朱昌叔》 宋·王令

劳劳忽忽欲谁从,要有田园去自终,衰俗未佑谁得失,古风期与子穷通。
三年客兴看秋叶,万里归心寄断蓬。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

848 《道中遇雨》 宋·曾几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穀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849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 宋·文同

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
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
兴余思秉烛,坐久欲添衣。
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

850 《阎君见示岷山赋因为小诗谢之》 宋·文同

大岷西南镇,岩壑天下秀。
厥初造此者,以作神仙囿。
相如子云没,李杜继其后。
欲赋俱未敢,于祠怯轻构。

851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 宋·陈与义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
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
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

852 《游东岩》 宋·陈与义

散策东岩路,梦中曾记经。
斜晖射残雪,岩谷遍晶荧。
鸦鸣山寂寂,意迥川冥冥。
乘兴欲穷讨,会心还少停。

853 《送汤相守绍兴二十韵》 宋·周必大

汉辟萧居守,周兴毕保厘。
安危元注想,中外自随时。
忆昨生戎马,谁知死佛貍。
天其永我命,王乃大巡师。

854 《次胡长彦司户韵为其生日寿长彦新授桂掾》 宋·周必大

丁年笔力斡千钧,齿宿于今意转新。
樱伐广陵聊作赋,梅开桂岭定宜人。
暂从南极通冠冕,会向东方领缙绅。
菊有黄花潭有水,愿寻汉事寿佳辰。

855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宋·周必大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856 《新秋药名两首》 宋·洪咨夔

老色苍苍耳向聋,秋声欺得白头翁。
已甘草诏元无分,只苦耽诗久欠功。
引兴从容风月足,放怀浪宕水云空。
雨余凉意生庭户,夜半天河鹊信通。

857 《送潜同年调官归》 宋·洪咨夔

以君一年长,为我异姓兄。
衡从玄圃玉,出入武库兵。
急手搏苍兕,隽气鞭长鲸。
议论到千古,慷慨吐不平。

858 《万法归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859 《自谓》 宋·白玉蟾

造物果小儿,可得问天公。
一生贫到骨,万感悲填胸。
形神本尘坌,身世相羁笼。
安得骑玉鳌,眇然追冥鸿。

860 《次韵紫岩潘庭坚二首》 宋·白玉蟾

人情不似吴笺厚,世路常如蜀道难。
两鬓已将沾雪白,寸心尚自炳枫丹。
君还有意凭谁说,我亦无言把剑看。
相对一窗风打雪,通红榾柮谩烧残。

* 关于通意的诗词 描写通意的诗词 带有通意的诗词 包含通意的古诗词(13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