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摄的诗词(56首)

21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22 《魏公子列传》 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赞颂写人传记

23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24 《东京赋》 两汉·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叙事抒情赞扬建筑

25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26 《满庭芳·海角天涯》 元·侯善渊

海角天涯,寻朋访友,悄无一个知音。
*争人我,财色利名侵。
闻说邪淫妄语,拼身命、一向钻寻。
真常教,余言直劝,返报怨还深。

27 《水龙吟·名高三昧丹青匠》 元·刘志渊

名高三昧丹青匠。
貌出玄元古样。
明金绘素,堂堂殊胜,本来真状。
宝殿严供养。

28 《江神子令》 元·刘志渊

一江九曲虎龙奔。
意雄雄。
气融融。
匝转昆仑,霹雳震乾坤。

29 《楞严经偈》 宋·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30 《伯时番王礼佛图卷》 宋·李简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
融摄群修证圆宽,灵通虚彻卓然存。

31 《跃马泉》 宋·李景遹

南山突兀横青空,鹿豕禽鱼得所宫。
修鳞于此亦养德,光怪夜发山川红。
风云变化化事已矣,独有崖峤留馀雄。
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枬枫。

32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33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宋·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
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34 《金山寺》 宋·王安石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35 《玉楼春》 宋·辛弃疾

渠摄郡时事
往年茏葱堂前路。
路上人夸通判雨。
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笑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
清到穷时风味苦。
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36 《南獠》 宋·欧阳修

洪宋区夏广,恢张际四维。
狂孽久不耸,民物含春熙。
耆稚适所尚,游泳光华时。
遽然摄提岁,南獠掠边陲。

37 《谪居感事》 宋·王禹偁

迁谪独熙熙,襟怀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还依道,生涯只在诗。
惟尚谕山水,讵敢咏江蓠。

38 《甘菊冷淘》 宋·王禹偁

经年厌粱肉,颇觉道气浑。
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飱。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
长芽触土膏,小叶弄晴暾。

39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 宋·陈与义

维摩之室本自空,忽惊满月临丹宫。
稽首世尊真实相,不比图画填青红。
天女之孙擅天巧,经纬星宿超庸庸。
沦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园中。

40 《木郎祈雨咒》 宋·白玉蟾

乾晶瑶辉玉池东,盟威圣者命青童。
掷火万里坎震宫,雨骑迅发来太濛。
木郎太乙三山雄,霹雳破石泉源通。
神震巽土皓灵翁,猛马四张(外囗里力)火冲。

* 关于通摄的诗词 描写通摄的诗词 带有通摄的诗词 包含通摄的古诗词(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