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旷的诗词(141首)

21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唐·钱起

倾酒向涟漪,乘流东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
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关人。

22 《独游青龙寺》 唐·顾况

春风入香刹,暇日独游衍。
旷然莲花台,作礼月光面。
乘兹第八识,出彼超二见。
摆落区中缘,无边广弘愿。

23 《为李魏公赋谢汧公》 唐·司空曙

白雪高吟际,青霄远望中。
谁言路遐旷,宫徵暗相通。

24 《游石堂观》 唐·萧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虚。
我来斯邑访遗迹,乃遇沈生耽载籍。

25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唐·权德舆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26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 唐·羊士谔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
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
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
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

27 《驽骥》 唐·韩愈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
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
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28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 唐·吕温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29 《立德新居》 唐·孟郊

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
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
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
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

30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 唐·孟郊

师旷听群木,自然识孤桐。
正声逢知音,愿出大朴中。
知音不韵俗,独立占古风。
忽挂触邪冠,逮逐南飞鸿。

31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唐·李贺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
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
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32 《春六十韵》 唐·元稹

节应寒灰下,春生返照中。
未能消积雪,已渐少回风。
迎气邦经重,斋诚帝念隆。
龙骧紫宸北,天压翠坛东。

33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 唐·元稹

海亭树木何茏葱,寒光透坼秋玲珑。
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一拳墺伏东武小,两山斗构秦望雄。

边塞叙事壮志难酬愤懑

34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
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战争歌颂

35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36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寂寞因成诗寄之》 唐·舒元舆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
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37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唐·李群玉

黄叶下空馆,寂寥寒雨愁。
平居岁华晏,络纬啼林幽。
节物凋壮志,咄嗟不能休。
空怀赵鞅叹,变化良无由。

38 《寄朱锡珪》 唐·贾岛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39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40 《初夏游楞伽精舍》 唐·皮日休

越舼轻似萍,漾漾出烟郭。
人声渐疏旷,天气忽寥廓。
伊予惬斯志,有似劀q3瘼。
遇胜即夷犹,逢幽且淹泊。

* 关于通旷的诗词 描写通旷的诗词 带有通旷的诗词 包含通旷的古诗词(1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