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栏的诗词(103首)

61 《野桥怀郭圣仆》 明·葛一龙

白板斜飞曲岸通,朱栏照见绿波中。
故人别处犹堪忆,杨柳西边莲叶东。

62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明·刘珏

笼鹅阁谁知轩后阁,宛在水之濆。
牖外树交合,阶前萍即分。
鸟窥书影静,鱼伺墨波勤。
岂有山阴帖,人言此右军。

63 《金山寺》 宋·王安石

招提凭高冈,四面断行旅。
胜地犹在险,浮梁袅相拄。
大江当我前,颭滟翠绡舞。
通流与厨会,甘美胜牛乳。

64 《光华寺》 宋·秦观

霞通海天曙,月来东山白。
共是凭栏人,谁足当秋色。

65 《苦热登多稼亭二首》 宋·杨万里

日脚斜红欲暮天,倚栏垂手弄云烟。
两行相对树如许,一叶不摇风寂然。
剩欲啜茶还罢去,却愁通夕不成眠。
黑丝半把垂天外,白雨初生远岭边。

66 《和梅龙图公仪谢鹇》 宋·欧阳修

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
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
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
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

67 《赠施道州二首》 宋·刘克庄

胡尘突过剑门关,西顾于今尚未宽。
早晚相如通僰道,苍皇子美问长安。
拮据自笑营巢拙,枘凿明知合辙难。
纵有望乡楼百尺,淡烟衰草莫凭栏。

68 《吴江长桥》 宋·王令

老匠铁手风运斤,一挟刃入千山髠。
明堂有在不见用,此为失地犹济人。
西巨泽江海通,狞风撼地波撑空。
当道独能支地险,更东安得与天穷。

69 《运判南园瞻民阁》 宋·文同

青都高与紫霄通,独此危栏望不穷。
万岭过云秋色里,一峰擎雪夕阳中。
檐楹晓落天仓月,窗户晴吹石阙风。
民吏安闲财赋足,管弦时复在层空。

70 《题何山人大隐阁》 宋·蔡襄

万井连交道,中天敞静轩。
由来婚鄽市,全胜贲丘园。
目极无留赏,心閒不避喧。
沼光摇屋动,花艳出栏繁。

71 《题共乐亭》 宋·蔡襄

层峦高与赤霄通,节岁欢娱众庶同。
庭有美音非独乐,会当炎暑自多风。
山川胜势栏杆下,井径追游月色中。
私幸编民居客右,使君樽酒未应空。

72 《龙门石楼看伊川》 宋·邵雍

数朝从欵走烟霞,纵意凭栏看物华。
百尺楼台通鸟道,一川烟水属僧家。
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夸。
此景得游无事日,也宜知幸福无涯。

73 《游东山示客》 宋·曾巩

虞寄庵余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
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
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74 《句》 宋·张舜民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
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

75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宋·黄公度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76 《红酒歌呈京西漕刘郎中立义》 宋·刘过

桃花为曲杏为蘖,酒酝仙方得新法。
大槽迸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
岘山之北古襄阳,春风烂漫草花香。
乘轺谁为部使者,金闺通籍尚书郎。

77 《题碧藻轩》 明·唐寅

画堂基构画船通。
碧水涟漪碧藻丛。
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
帘垂菡萏花开上。
鱼戏栏杆倒影中。
试倩诗人略评品。
不妨唤作水晶宫。

78 《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宋·李弥逊

丈人手笔与仟通,点化虚无若转蓬。
妙寄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
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

79 《题扇二十四首》 宋·曹勋

弄袖和风拂拂轻,众香迎面酒微醒。
凉寻小径通幽处,花压栏干竹一亭。

80 《绿绮七咏》 宋·曹勋

巧辟轩窗面面风,坐收骏足玉关通。
渥洼汗血供龙驭,尽在凭栏指顾中。

* 关于通栏的诗词 描写通栏的诗词 带有通栏的诗词 包含通栏的古诗词(1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