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潮的诗词(235首)

161 《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 宋·陆游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
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
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
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162 《周氏行》 宋·张耒

亭亭美人舟上立,周氏女儿年二十。
少时嫁得刺船郎,郎身如墨妾如霜。
嫁后妍媸谁复比,泪痕不及人前洗。
天寒守舵雨中立,风顺张帆夜深起。

163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 宋·欧阳修

吴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叠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
试问还家客,辽东今是非。

164 《送子野》 宋·欧阳修

四时惨舒不可调,冬夏寒暑易郁陶。
春阳著物大软媚,独有秋节最劲豪。
金方坚刚屏炎瘴,兑气高爽清风飚。
烟霞破散灏气豁,山河震发地脉摇。

165 《金山化成阁望焦山作》 宋·贺铸

朝登化成阁,写睇沧江东。
岿然痤鹤山,屏截横流中。
云烟生蔽亏,水石相磨砻。
飞构结岩腹,天龙严佛宫。

166 《十二时/忆少年》 宋·无名氏

炎图景运正延鸿。
文思坐深宫。
慈宁大养,乐事时奏宸聪。
皇龄永,恩霈下,遍寰中。

167 《与浔阳舍弟别》 宋·梅尧臣

昭亭潭上水,下与九江通。
去客解轻舸,落潮乘顺风。
回头迷远树,没背见飞鸿。
寂寞还蓬巷,桓彝宅近东。

168 《送谢寺丞知余姚》 宋·梅尧臣

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
县民旧喜诸郎政,刍力莫媿今为翁。

169 《余姚陈寺丞》 宋·梅尧臣

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
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
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
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170 《送马廷评之余姚》 宋·梅尧臣

越乡知胜楚,君去莫辞遥。
晓日鱼虾市,新霜橘柚桥。
河流通海道,山井应江潮。
近邑逢鸥鸟,先应避画桡。

171 《送顾倅之钱塘》 明·高启

之官即胜游,送别漫多愁。
草色荒宫燕,槐阴远驿驺。
湖通朝汲井,潮动夜眠楼。
早向临平过,荷花已欲秋。

172 《赠杨荥阳》 明·高启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客屈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173 《送祠江渎使者》 明·高启

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
神驰白马灵光近,祝奉玄牲礼秩崇。
驿下换船潮涌日,庙前沉璧水回风。
重烦使者徼多福,南国无疵黍稌丰。

174 《送石明府之昆山》 明·高启

茂苑行春罢,携琴又向东。
潮声数里外,山色半城中。
帆带桃花雨,衣翻柳叶风。
岛夷闻善政,为有舶船通。

175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高启

江水舍西东,邻家是钓翁。
路痕深草没,井脉暗潮通。
篱隔蔬边雨,门开竹下风。
不因时卖畚,何事入城中。
¤

176 《忆旧游寄致仕了倩寺丞》 宋·王禹偁

桥映家家柳,冱通处处莲。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
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177 《琅邪山》 宋·王禹偁

连袤复迢嶢,峰峦架泬寥。
流名自东晋,积翠满南谯。
洞碧通仙界,溪明润药苗。
古台临海日,绝顶见江潮。

178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宋·刘克庄

虽沉璧马计安施,倏忽桑田就渺瀰。
说与神通君看取,潮头不到艮山祠。

179 《送金仙玢上人主讲隆寿院》 宋·刘克庄

昔委荆榛谁起废,今增轮奂不为奢。
微神通力营经藏,经海潮音转法华。
况有紧幫王打供,岂无长者子倾家。
此行非作衣钵计,饶益尤多等算沙。

180 《古兴》 宋·王令

颭颭树头叶,翻翻水中浮。
暮潮通长河,载入江海流。
颠倒湿就溺,纷沦来不休。
行人坐成叹,风恶久藏舟。

* 关于通潮的诗词 描写通潮的诗词 带有通潮的诗词 包含通潮的古诗词(2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