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物的诗词(1032首)

981 《缘识》 宋·宋太宗

玄之玄又见真空,巧拙临时要妙中。
大智仗藏知远近,纖微尽达了然通。
周旋物性谁区别,坦荡由来是且同。
境致三才随有位,神光照室莹西东。

982 《缘识》 宋·宋太宗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风暖润物华鲜。
上林花结和香雾,絮压轻轻软似绵。
寰中运启大平年,文武须精百艺全。
弄影马骄难控勒,龟兹韵雅奏钓天。

983 《缘识》 宋·宋太宗

元正享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彙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智有代。

984 《缘识》 宋·宋太宗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潜喜怒。
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

985 《缘识》 宋·宋太宗

泥丸本是命根宫,消息临时语话通。
大道比来行气术,其余效验藉阴功。
物情之理皆清净,造化玄微事莫同。
珍重此言深可意,腹中日运鼎花空。

986 《缘识》 宋·宋太宗

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
周知配类无疏失,物性从来理自长。
鼎里花开装五彩,心明火候制三黄。
更能通得华池妙,南北东西不可当。

987 《缘识》 宋·宋太宗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988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灵元物象向天涯,古往今来圣事夸。
无碍智通精进心,研穷理路互交加。

989 《逍遥咏》 宋·宋太宗

口称千岁少年颜,不是天人即地仙。
四海五湖皆遍历,十洲一岛去周迁。
道高举措何优劣,精彩非常语更贤。
物理开襟通象外,未知几许达深玄。

990 《逍遥咏》 宋·宋太宗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991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物有通万明,达者便忘机。
各具含灵性,狐疑有是非。
知天修福惠,如日莹光辉。
认取好歧路,恶去善相依。

992 《逍遥咏》 宋·宋太宗

逍遥通大道,物象古从今。
一气无穷极,三才妙更深。
愚迷皆自缚,圣境可周寻。
消息存亡理,先忧力不任。

993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知之修练但辛勤,苦志由来离六尘。
金鼎乍分红燄火,月魂高锁碧潭津。
深思五岭凡间路,好作三天物外人。
万里州通宽世俗,清虚境象善求真。

994 《逍遥咏》 宋·宋太宗

於身日益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
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
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
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995 《逍遥咏》 宋·宋太宗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996 《逍遥咏》 宋·宋太宗

混纯初分后,阴阳辨浊清。
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
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
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

997 《逍遥咏》 宋·宋太宗

逍遥利乐认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998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玄之玄又见真空,巧拙临时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远近,织微尽达了然通。
周旋物性谁区别,坦荡由来是且同。
境致三才随有位,神光照室莹西东。

999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精心求一善,一善许相宗。
利物无穷尽,分明理道通。
正邪名恍惚,晓悟见真空。
象外行持法,玄言显圣功。

1000 《逍遥咏》 宋·宋太宗

寂静皆无语,其於理一般。
若非通秘奥,故是入微端。
善可名高尚,真乘智识宽。
天长与地久,万物不相干。

* 关于通物的诗词 描写通物的诗词 带有通物的诗词 包含通物的古诗词(10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