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经的诗词(884首)

841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842 《铁竹歌》 宋·释印肃

普庵和尚铁竹歌,十圣三贤不奈何。
九节玲珑通法界,不由边笋自喽罗。
从百练,已经磨,能障狂风止海波。

843 《题宝塔》 宋·释印肃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
说此经处,涌出虚空。
释迦多宝,听说如梦。
东西无二,见见不同。

844 《显元歌》 宋·释印肃

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
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845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玉壶著脚四围宽,妙处其中转侧看。
顾鉴功忘鼻孔直,津流识尽髑髅乾。
夜横河汉白,霜洗斗牛寒。
休去歇去,绝言绝虑。

846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只个家风,八面玲珑。
斗柄横而河淡,梦鹤起而巢空。
功中退步就位,位里移身借功。
灵灵了了处同中有异,湛湛澄澄处异中有同。

847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
十方圆满,八面玲珑。
施时也三乘教备,坐处也一切法空。
应供而来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无功之功。

848 《妙慧上人求颂》 宋·释正觉

妙中有慧独醒醒,历历机前自照灵。
老兔梦寒眠净魄,真犀心醉得通星。
道游刹刹参诸佛,智破尘尘出大经。
顽石点头挥麈尾,坐间华雨一番馨。

849 《壬辰正月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诸友於雁苍建赤》 宋·舒岳祥

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
於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

850 《出入二岭行》 宋·舒岳祥

出童公,入童公,一岭二水分西东。
前山万竹入新路,新路苍海通方蓬。

851 《缘识》 宋·宋太宗

恤刑遍空於囹圄,八面调顺兴时雨。
我且惭无及物功,哀哉狱讼经炎暑。
清凉坐起受官荣,几许能仁善规矩。
倏忽从天降下来,滂沱敢望如斯睹。
预丰苗稼瑞三秋,有感秘通消灾苦。

852 《缘识》 宋·宋太宗

我一囊盛宽世界,从头点取人数在。
万里山河宽更宽,一切众生智者解。
因缘殊胜是因缘,方便法门天最大。
天最大,无比擬,

853 《缘识》 宋·宋太宗

归信妙法要精专,极目烟霄路不偏。
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
慈悲愿力弥何远,烦恼能除道最坚。
救苦观音名利益,经文曾与世间传。

854 《缘识》 宋·宋太宗

君子怀幽趣,谦恭礼乐才。
经心皆识见,书史尽通该。
有德馨还远,清虚道亦开。
先生宜法则,宿习自将来。

855 《逍遥咏》 宋·宋太宗

逍遥利乐认天真,心印深藏喻海津。
法须求经里字,无缘劳问洞中人。
研穷道德从何入,清净玄通驭物亲。
此语苞含堪赏咏,丹台羽客善铺陈。

856 《寻贞白先生旧居》 宋·宋无

百折历云峤,千花通水源。
寒藤垂到地,怪石立当门。
白壤炼丹赤,清池磨剑浑。
曾来诵经处,片雨滴渔樵。

857 《阅张上卿仙游录》 宋·宋无

汉祖龙飞日,真人豹隐中。
纶音来蓟北,驿傅起江东。
圣德深弘教,玄门厚植功。
垂衣轩帝治,间道广成风。

858 《奚山道中》 宋·苏颂

拥传经过白霫东,依稀村落有华风。
食饴宛类吹箫市,逆旅时逢炀灶翁。
渐使犬羊归畎亩,方知雨露遍华戎。
朝廷涵养恩多少,岁岁轺车万里通。

859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860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 宋·苏颂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 关于通经的诗词 描写通经的诗词 带有通经的诗词 包含通经的古诗词(8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