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韵的诗词(132首)

81 《次韵朱通判严上舍》 宋·陈造

子元才望未专城,玉面醪敷且细倾。
宠辱尽捐身外事,醺酣聊乐圣之清。
分甘亦复怜吾老,饮湿终惭不自营。
归去须君传此法,秫田百亩便平生。

82 《赵通判有诗次韵二首》 宋·陈造

霍王无短似无长,惊见新诗写硬黄。
鱼在九渊终玉食,世间濡足羡浮阳。

83 《赵通判有诗次韵二首》 宋·陈造

短歌对酒不能长,犹胜车尘扑面黄。
我自关门宝崇鼎,从渠睎价尚咸阳。

84 《次韵张永锡等制留题通泉聚古堂》 宋·李新

及时瓜李任浮沉,畏景游云苦太侵。
环县江流元渺渺,参天乔木自森森。
七言妙语腾光焰,八法新题冠古今。
闻道宵征最清处,风翻旌旆月流襟。

85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宋·李弥逊

欲将老眼饱烟云,深处更有藤萝扪。
故人声迹应自绝,不寄一行山巨源。

86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宋·李弥逊

榜亭居上太饶舌,不放老禅藏老山。
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87 《石门寺前溪上有亭余榜以通幽陈丞有诗次韵三》 宋·李弥逊

茶瓯放手送归客,屋上鸣禽犹唤人。
山僧别我月中去,不过虎溪君莫嗔。

88 《次韵邦直通判少尹题普现堂见简之什》 宋·李弥逊

饱知世路厌陈人,分得僧窗寄此身。
戴月笋舆成独往,缘云藜杖与谁亲。
足间优钵藏千界,掌上庵摩等一尘。
赖得诗翁来着语,五松从此有知津。

89 《次韵粹之通判九日之作》 宋·李弥逊

柏子香中闭净坊,为君着屐弄秋阳。
老来见事如无事,节里随乡且入乡。
但可炊糜倾免褐,何妨撚菊泛鹅黄。
九仙坐想群贤集,不数龙山事渺茫。

90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 宋·李弥逊

病馀真是独醒人,还我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寻胜趣,斋盂禅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觅,猿鹤家风愿卜邻。
更有高人来着语,交游不怕白头新。

91 《和昝通彦早梅韵》 宋·吴芾

岁岁梅花破腊开,赏花尝记坐苍苔。
今年似觉寒犹未,昨夜不知春已回。
喜有暗香供雅客,可无佳句助深杯。
须知不比闲桃李,莫把金刀取次裁。

92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 宋·李流谦

稽首头陀问八还,扬眉应已破玄关。
苦无骨相侯千户,薄有生涯屋数间。
笑读道书蒙疑帕,喜浇茗碗酌青山。
从公一瓣薰知见,谷雾无心泽豹斑。

93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 宋·李流谦

鹭行鸳列几时还,虎豹何曾限九关。
杂沓群公半天上,婆娑老子但尘间。
平戎正倚二三策,招隐休论大小山。
浯水断崖磨俗尽,凭君染笔续彪斑。

94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 宋·李流谦

已成倦鸟不知还,碌碌无奇合抱关。
五斗未供鸡鹜饱,一身长占簿书间。
何妨使我留东阁,久自从公仰泰山。
佳句传来浑舍喜,亟将病目洗斓斑。

95 《次韵张通甫见贻》 宋·李流谦

插架茫茫纷四部,莫向离骚泥蘅杜。
文章何处如有神,心手相随鹰搦兔。
长卿醉死文君垆,渠辈但可折简呼。
浅惭入俚深入僻,纤丽恶淫寒则枯。

96 《又次徐仲宗通判韵》 宋·楼钥

老龙破蛰斩幽关,乱滴天飘不复悭。
可但甘霖驱旱魃,自然凉气满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劳指顾间。
遥想清都应表贺,紫宸轩陛晓催班。

97 《用思叔韵赠通神郎翁思明》 宋·赵蕃

吾友徐思叔,会稀多阻离。
要知名下士,看取卷中诗。
识面恨已晚,因渠端可知。
通神定何物,莫致孔方疑。

98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宋·刘学箕

万箱未获交偏偏,积雨不翅三日霖。
发将翳处日急露,似欲霁间云复深。
况当边报置邮速,讵识老儒尤世心。
读君诗罢三太息,嘿不晤语行涧阴。

99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宋·刘学箕

掀髯停杯一问之,细续白柄长镵诗。
我生托子以为命,世路艰危徒尔为。
北阕不才书莫上,西山有味去何辞。
流风馀韵只在眼,须信古今同一时。

100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宋·刘学箕

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
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尤。

* 关于通韵的诗词 描写通韵的诗词 带有通韵的诗词 包含通韵的古诗词(1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