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嗣的诗词(105首)

41 《九叹》 两汉·刘向

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楚辞

42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43 《拟孙权答曹操书》 宋·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书信

44 《上林赋》 两汉·司马相如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
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齐列为东藩,而外私肃慎,捐国逾限,越海而田,其于义固未可也。

写景叙事

45 《东都赋》 两汉·班固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
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靡得言焉当此之时,功有横而当天,讨有逆而顺民。
故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

叙事议论

46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47 《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 魏晋·陆云

天子念功。
大典光备。
肃肃王命。
宰臣莅事。
穆矣渊让。
遗功遂志。
思我远猷。
徽音孰嗣。

48 《庆历圣德颂》 宋·石介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闥。
晨坐太极,书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枿。

49 《省谒观文之茔留题》 宋·范公

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
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
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
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

50 《真庙挽辞》 宋·梅询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
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云。
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
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

51 《輓刘沆》 宋·宋仁宗

早富经纶业,终成辅弼功。
立朝无党势,为国尽公忠。
此日悲遗直,谁人嗣匪躬。
深嗟亡一鉴,何以慰予衷。

52 《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 宋·苏颂

告卧春明日,灾逢本命年。
英灵百人敌,奄忽一朝捐。
妙墨宗祧秘,遗文太史编。
家书四世学,嗣子复能传。

53 《访张宣公书院》 宋·赵汝譡

神龙翔庆霄,威凤乘阳晖。
德隆昌运合,教薄英才衰。
圣武起主功,哲儒植邦基。
温纯州殿讲,深切玉璪规。

54 《浯溪》 宋·锺兴嗣

羯奴祸唐室,宗社已倾危。
翠华幸西蜀,大物孰主持。
储君起灵武,事亦从权宜。
人望既有属,奸孽就诛夷。

55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明·王嗣经

嗣经字曰常,上饶人。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
面圆而紫色,人戏呼为蟹脐,王笑而应之。

56 《宿昭陵斋房呈溟南赵馆丈》 明·赵用贤

先皇原庙俯层阴,肃穆嗣官奉御心。
月露夜零千嶂晓,风泉寒咽九龙吟。
空传遗舄留园寝,犹想呜珂直禁林。
绣草宣台何日事,侍臣唯有泪沾襟。

57 《武昌西山(并叙)》 宋·苏轼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58 《吊元鲁山》 唐·孟郊

搏鸷有余饱,鲁山长饥空。
豪人饫鲜肥,鲁山饭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尧农。
君子耻新态,鲁山与古终。

59 《求先人墨迹呈表兄黄季文》 宋·戴复古

我翁本诗仙,游戏沧海上。
引手掣鲸鲵,失脚堕尘网。
身穷道则腴,年高气弥壮。
平生无长物,饮尽千斛酿。

60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宋·范成大

自将吴津骑,谁婴泰一锋。
旄头连夜落,京观隔江封。
舞武三成备,书文九译重。
修攘遗策在,嗣圣续车攻。

* 关于遗嗣的诗词 描写遗嗣的诗词 带有遗嗣的诗词 包含遗嗣的古诗词(1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