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遥径的诗词(370首)

41 《晚发江宁道中呈严维》 唐·李嘉祐

惆怅遥江路,萧条落日过。
蝉鸣独树急,鸦向古城多。
转曲随青嶂,因高见白波。
潘生秋径草,严子意如何。

42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43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一作权德舆诗)》 唐·皇甫曾

上人远自西天至,头陀行遍南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惟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44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唐·高适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
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
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45 《同群公题中山寺》 唐·高适

平原十里外,稍稍云岩深。
遂及清净所,都无人世心。
名僧既礼谒,高阁复登临。
石壁倚松径,山田多栗林。
超遥尽巘崿,逼侧仍岖嶔。
吾欲休世事,于焉聊自任。

46 《送杨錥归隐》 唐·钱起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47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东南 一作:西南)

写山寺庙

48 《南溪别业》 唐·蒋冽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绿畴。
树交花两色,溪合水同流。
竹径春来扫,兰尊夜不收。
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49 《山僧兰若》 唐·顾况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50 《晚夏即事临南居》 唐·耿湋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51 《送僧无言归山》 唐·司空曙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
人到白云树,鹤沉青草田。
龛泉朝请盥,松籁夜和禅。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52 《题兰若》 唐·崔峒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53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54 《秋闺月》 唐·权德舆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55 《南山诗》 唐·韩愈

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写山

56 《巽公院五咏》 唐·柳宗元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咏物组诗

57 《游桃源一百韵》 唐·刘禹锡

沅江清悠悠,连山郁岑寂。
回流抱绝巘,皎镜含虚碧。
昏旦递明媚,烟岚分委积。
香蔓垂绿潭,暴龙照孤碛。

58 《桃源行》 唐·刘禹锡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
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

59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唐·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
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
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60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唐·刘禹锡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飞鸣天上路,镇压海西门。
清望寰中许,高情物外存。
时来诚不让,归去每形言。

* 关于遥径的诗词 描写遥径的诗词 带有遥径的诗词 包含遥径的古诗词(3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