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邦门的诗词(325首)

101 《悲愤诗》 两汉·蔡琰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疆。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自传骚体苦难生活叙事长诗

102 《引驾行(中吕调)》 宋·柳永

虹收残雨。
蝉嘶败柳长堤暮。
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
愁睹。

103 《番禺调笑》 宋·洪适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
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
碧云深处起非烟。

104 《百字令(寿南枝)》 宋·韩淲

诏飞天上,看金狨系马,西湖风月。
朝罢香烟摧满袖,身在琼楼玉阙。
锦绣肝肠,珠玑欬唾,绿鬓非华发。
与谁经济,河山应笑吴越。

105 《八声甘州(送□制参分司□□,兼摄守漕)》 宋·李曾伯

自当年、种柳向西门,古今号名州。
对风声策策,浪涛衮衮,又是新秋。
暂为江山弹压,谁得似贤侯。
夜观灯棋里,几共边筹。

106 《金缕曲》 宋·刘辰翁

绝北寒声动。
渺黄昏、叶满长安,云迷章贡。
最苦周公千年后,正与莽新同梦。
五十国、纷纷入中。

107 《沁园春(见王肯堂)》 宋·王奕

吾祖文中,曾于夫子,受罔极恩。
有宇宙以来,春秋而后,三纲所系,万古常存。
列国何时,东吴何地,十哲之中尚有言。
况今也、与圣贤邦域,同一乾坤。

108 《沁园春(见王肯堂)》 宋·王奕

吾祖文中,曾于夫子,受罔极恩。
有宇宙以来,春秋而后,三纲所系,万古常存。
列国何时,东吴何地,十哲之中尚有言。
况今也、与圣贤邦域,同一乾坤。

109 《括满江红》 宋·林正大

为忆当时,沉醉里、青楼弄月。
闲想像、绣帏珠箔,魂飞心折。
羞向姮娥谈旧事,几经三五盈还缺。
望翠眉、蝉鬓一天涯,伤离别。

故乡闲居

110 《永遇乐》 宋·郭子正

多积阴功,后蒙天报,荣贵长久。
一片灵台,丹青要画,请看人间秀。
慈仁雅着,延永松年,内鼎有丹方就。
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古诗三百首春天写景抒情思念

111 《沁园春(寿董宪使)》 宋·吴势卿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
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
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
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112 《贺新郎(刘快轩新居)》 宋·伍梅城

上界神仙府。
谁移来、登瀛堂畔,五云深处。
江水一弓山万朵,竹外梅花千树。
看都入、高人庭户。

113 《沁园春(二月廿七)》 宋·程东湾

毓德婺虚,联辉魁宿,天启儒英。
正仲春蓂阶,三留叶秀,晓来蓬矢,六挂门荣。
星昴庭萧,神嵩降甫,怎似今朝记始生。
当此际,有满城和气,万井欢声。

114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115 《颐和园词》 清·王国维

汉家七叶钟阳九,澒洞风埃昏九有。
南国潢池正弄兵,北沽门户仍飞牡。
仓皇万乘向金微,一去宫车不复归。
提挈嗣皇绥旧服,万几从此出宫闱。

写景抒情愁苦

116 《放歌》 清·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婉约春天写景抒怀

117 《送菊》 宋·胡铨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菊花思国

118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观止书信抒愤

119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

古文观止议论

120 《亲政篇》 明·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
”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古文观止奏议

* 关于邦门的诗词 描写邦门的诗词 带有邦门的诗词 包含邦门的古诗词(3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