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邪正的诗词(286首)

261 《偈颂八十七首》 宋·释慧开

摧邪显正,一印印定。
尽大地人,谛听谛听。

262 《执剑吕洞宾赞》 宋·释慧开

露刃单提,行杀活令。
斩食嗔痴,群魔乞命。
夫是之谓,纯阳真人。
激浊扬清,摧邪显正。

263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慧远

而来与一杓咸盐酸醋,北来与一杓苦菜淡虀。
吃则因邪打正,不吃则东自西。

264 《偈颂一百零二首》 宋·释绍昙

弃权万乘金轮,栖六年雪岭。
相从外道游,不离那伽定。
无奈凶星照命宫,积世箕裘都丧尽。
虽云自业所招,且喜因邪打正。

265 《如行新戒落发升座》 宋·释心月

患累资生无有涯,选官选佛学丹霞。
须知发划殿前草,不碍萱开堂北花。
万法从心心是正,一心逐物物皆邪。
夜窗寂寂青松下,究彻根源始到家。

266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释印肃

净五眼,得五力,五通曾告瞿昙觅。
证知见觉不相干,因邪打正连天碧。

267 《偈颂三十首》 宋·释印肃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阳。
杲日丽天无不照,冰霜仁消洋。
佛说三乘十二部,会来只是一医方。
长年有病不寻药,五千余卷枉施张。

268 《颂十玄谈·还源》 宋·释印肃

君臣合处正中邪,名相和同体似差。
一二不成三不是,八还要显我无瑕。

269 《四字书窗以印实相》 宋·释印肃

实离贯穿理不俱,一人直下体同渠。
久停顽坐邪思起,返谤如来正觉虚。

270 《达理歌》 宋·释印肃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271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272 《移五瘟出市心》 宋·释印肃

助佛扬名化俗徒,遣邪归正沃心枯,国风雅泰民欢乐,只这和瘟大丈夫。

273 《颂古一百则》 宋·释正觉

两堂云水尽分拏,王老师能验正邪。
利刀斩断具亡像,千古令人爱作家。
此道未丧,知音可嘉。
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炼石补天兮独贤女祸。

274 《偈颂一百六十首》 宋·释宗杲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
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
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
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275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释宗杲

一正一邪,一倒一起。
文远赵州,靴里动指。

276 《缘识》 宋·宋太宗

露含千滴沥,幻化杳无迹。
心重一时间,寸阴堪可惜。
明根生惠性,德行多饶益。
掌握骊龙珠,纵横不改易。

277 《缘识》 宋·宋太宗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潜喜怒。
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

278 《缘识》 宋·宋太宗

天界殊胜理,凡愚不易知,曩因谁可究,浅近故怀疑。
的实归真性,回邪入正持。

279 《缘识》 宋·宋太宗

利钝犹根性,无缘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识,轻浮力不任。
大乘通语默,稽古便知今。

280 《逍遥咏》 宋·宋太宗

天界殊胜理,凡愚不易知。
曩因谁可究,浅近故怀疑。
的实归真性,区邪入正持。
乐耶亲大道,报就自然之。

* 关于邪正的诗词 描写邪正的诗词 带有邪正的诗词 包含邪正的古诗词(2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