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校的诗词(238首)

61 《七曲和魏校书韵》 宋·程公许

神理之公参造化,简书千古岂虚传。
权衡无意物轻重,水镜何心人丑妍。
天爵一射元不欠,人生万事且随比值。
椒浆跪奠无余祷,拟续离骚愧斐然。

62 《赛龙谣寄陈倅校书兼呈黄堂》 宋·刘宰

重光协洽之岁夏四月,朱方不雨川源竭。
田家汲井灌新秧,绠短瓶羸汗流血。
太守尤民一念深,欲决银河起伏险。
弥月驱驰偏群祀,云卷碧霄呈象纬。

63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 宋·刘黻

癖为看书借壁光,肯随鹏鷃论行藏。
听僧鱼鼓斋粮办,留客茶杯礼数常。
小屋槃姗贫巷静,矮檐伛偻笑身长。
黄花也识人寥落,不待重阳已吐香。

64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 宋·陈宓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
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
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
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65 《寄石秘校》 宋·释重顯

重林冥坐久,引望复迟迟。
烦暑未消日,凉风来几时。
天云飞积火,岩溜散垂丝。
欲拟相寻去,浮生已共知。

66 《和许秘校同游两天竺》 宋·苏颂

柳浦重城忝建旟,旧吴星分斗牛墟。
鹫峰遗迹奇难状,大士灵光应不虚。
游伴偶陪宾结驷,肴蔬深愧食无鱼。
高谈终日穷幽赏,俗虑尘襟顿释除。

67 《次韵和丘秘校登长干寺塔》 宋·苏颂

九劫半依山,经营昔甚艰。
周遭严佛宇,直上俯天关。
登陟缘梯险,淹留布坐悭。
椽楹亦涂附,棂槛遍朱殷。

68 《和陈彦升学士九月校书怀旧之作》 宋·苏颂

京国重阳册府家,正披坟史猎菁华。
思飘昔日龙山帽,阻看残秋上苑花。
怅惜岁华霜染鬓,滞留归思角生车。
自怜高阁穷年业,青简刊雠未有涯。

69 《和丘与权秘校咏宝寄林成之进士》 宋·苏颂

天下岂无宝,此宝常旷乏。
浑然肖天质,不与璆璠杂。
万产蓄精粹,百灵常护押。
天王得而兴,人事留岂盍。

70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71 《檄往校旁郡艺舟行值董仲修来赴漕试复小舣相》 宋·曾丰

命为天所左,身落广之东。
剩有南归雁,全无北至鸿。
夜怀浑欲恶,秋事半归空。
重九黄花酒,相期一笑同。

72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安和》 唐·刘子玄

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
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73 《相和歌辞·燕歌行》 唐·贾至

国之重镇惟幽都,东威九夷制北胡。
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前临滹沱后沮水,崇山沃野亘千里。

74 《杂曲歌辞·皇帝感词》 唐·卢纶

提剑云雷动,垂衣日月明。
禁花呈瑞色,国老见星精。
发棹鱼先跃,窥巢鸟不惊。
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

75 《帝京篇》 唐·骆宾王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怀才不遇

76 《仪坤庙乐章》 唐·刘知几

妙算申帷幄,神谋出庙廷。
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77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许景先

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
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
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
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

78 《燕歌行》 唐·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唐诗三百首边塞将士战争生活

79 《魏将军歌》 唐·杜甫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
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
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

80 《狂歌行,赠四兄》 唐·杜甫

与兄行年校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
兄将富贵等浮云,弟切功名好权势。
长安秋雨十日泥,我曹鞴马听晨鸡。

* 关于重校的诗词 描写重校的诗词 带有重校的诗词 包含重校的古诗词(238首)